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人间鼠疫一般由动物间鼠疫传播而来,主要包括腺鼠疫和肺鼠疫。建国以来,我市一直未发现鼠疫病例,但是在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也都有发生或局部流行。近年来,我省监测相继发现疫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好鼠疫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1.总则1.1编制目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鼠疫突发疫情,指导和规范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编制依据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办理事情规范》、《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和《达州市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等为依据编制。1.3适用范围达州市鼠疫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1.4事件分级按照发生病例数、波及规模及是否本地感染病例等情况,将事件分为四级。第一级:我市周边地域出现鼠疫病例;第二级:我市发现输入性鼠疫病例;第三级:我市发现本地感染的鼠疫病例;第四级:我市发生鼠疫暴发。1.5工作原则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2.组织体系及职责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市疾控中心成立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较大疫情应急处置的内部指挥协调事情。领导小组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疾控与质量管理科、通疾所、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科教信息科、后勤保障科和财务科等科室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疾控与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市疾控中心各相关科室进行鼠疫的应急处置,为全市鼠疫疫情控制提供技术指导与专业支持,建立完善鼠疫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鼠疫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鼠疫应急处置技术的培训,及时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对鼠疫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等。2.2应急处置现场工作组成立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流调组主要职责:建立鼠疫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开展个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发病趋势和流行因素分析,提出控制疫情的建议方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等。消杀组主要职责:开展鼠类种群、密度及带毒情况调查,进行疫点、疫区等的消杀灭处置工作。检验组主要职责:病例实验室诊断及鼠类带毒情况检测。健康教育组主要职责:编制宣传资料,做好中心内部宣传,配合媒体等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配合宣传鼠疫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接受群众来信来电与咨询工作。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设备、消杀药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保证应急车辆和经费。3.监测与预警3.1监测达到事件分级标准,立即参照《鼠疫监测方案》开展人间鼠疫监测和动物鼠疫监测。3.2预测预警按照我市鼠疫疫情的发展动态和流行趋势,我市毗邻地域疫情状况,组织专家分析我市鼠疫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控制策略和办法。4.信息管理与报告4.1信息管理健全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鼠疫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分析核实辖区内疫情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料。4.2信息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是人间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各级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期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鼠疫监测数据由县级疾控机构随时报告,或按规定报告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5.疫情的分级响应5.1发生第一级疫情时,按照疫情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主动分析本地域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点做好以下事情:紧密保持与鼠疫发生地域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加强鼠疫监测和报告工作;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决定,开展联防联控和提供技术、物资支援等。5.2发生第二级疫情时,除做好以上事情外,在鼠疫病例发生地所在的县、区要立即赴疫点调查处置,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8天,必要时进行采样检测。5.3发生第三级疫情时,除做好第一、二级疫情响应时所做的所有事情外,做好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工作,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堵截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采取必要的控制办法,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5.4发生第四级疫情时,除落实以上各项措施外,对密切接触者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6.市级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处置、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6.1应急到位接到市卫生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后,市疾控中心启动本预案,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立即组织各个专业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置和技术指导。6.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进行调查。查明疫情发生时间、地点、传染源来源和感染历程、传播途径、传播关系,是否有鼠间鼠疫流行及流行地点、规模,当地鼠蚤种群和数量分布等。判定追踪调查接触者,提出需要隔离鼠疫病例、疑似病例、接触者的人员名单和隔离办法。填写《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鼠疫接触者调查表》。6.3标本的采集与检测6.3.1标本的采集6.3.1.1人体标本(1)病人:按照临床病型采取不同的材料,同时采取静脉血液3~5毫升供检。腺型鼠疫:采取淋巴腺渗出液。其方法是消毒皮肤,用手指头固定淋巴腺,用2~5ml注射器(7或8号针头)穿刺腺肿中心(如腺肿已经化脓则穿刺其周围浸润部位)使针头在腺肿内停留数秒后再行抽取。或者先向腺肿内注射灭菌心理盐水0.5ml摆布之后再行抽取。肺型鼠疫:采取带血的痰液。如无痰时,可用无菌棉拭子取咽喉部粘液。败血型鼠疫:采取血液、咽喉分泌物。皮肤型鼠疫:采取患者疱疹内的液体,如已经形成溃疡,则抽取溃疡周围的组织液。其他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选采取脑脊液。眼型鼠疫采取眼分泌物。肠型鼠疫采取脓血便。扁桃体型鼠疫和接触者均采取咽喉及扁桃体周围的分泌物。(2)尸体。解剖取材:常规解剖采取淋巴腺、心血、肺、肝、脾及其他组织有明显病变的部位。要把每一种材料单独放置一个灭菌容器中。如尸体已经腐败,可采取股骨、胫骨、胸骨或排骨等骨髓。局部取材:如实在不能解剖时,可用穿刺针头穿刺淋巴腺、心、肺、脾、肝等组织液或组织及胸骨或髂骨骨髓。或切断手指取骨髓。6.3.1.2动物标本(1)病、死动物:解剖前先用75%酒精将动物皮肤擦湿(不得将酒精带入脏器),解剖取脏器的每一历程,所用的剪刀、镊子等用75%酒精湿棉及干棉擦拭干净并沾取酒精经火苗灭菌、冷却后再使用。沿腹正中线剪开皮肤至颈部,之后剥离皮下,观察皮下病变及采取淋巴腺。打开胸腔,采取心血及肺脏。打开腹腔采取肝、脾及其他有病变脏器。要注重从有病变部位采取标本,对每个所采取的脏器均做细菌学检查。腐败动物或动物残留的骸骨取骨髓,方法是剥去骨外肌肉,用酒精纱布包裹,或沾取酒精后炙烤,在近股骨头端剪断,以接种针采取骨髓或用灭菌注射器注入少许生理盐水洗吸骨髓。(2)一般捕获动物:一般只取肝、脾压印培养便可。分离培养时,要每种脏器分别培养。如在解剖选取材料历程中,发现有病变,则应按(1)病、死动物处置。6.3.1.3昆虫标本(1)集组检验:按同地域、同寄主、同种属分组检验,5~10匹/组。1/10万龙胆紫灭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置灭菌乳钵内研碎,加少许生理盐水研成悬液后备检。(2)单匹检验:洗涤3次后,将蚤置于灭菌的玻片上,用检蚤镊将蚤的后胸背板和第一腹节剥开,用一根解剖针固定肛门前方,另一解剖针由头部刺入往外拉,便可把胃拉出,再用接种环在玻片上将胃磨碎,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6.3.1.4其他标本(1)土壤标本:采取动物巢穴表面潮湿土层2~3mm的细土约5~10克,重点采取有血迹、死尸、残留的骸骨等处的土层,将其充实研碎,加入pH7.4缓冲盐水制备悬液供检。(2)皮张:须细心检查,特别是鼠蹊及腋窝部,用解剖刀刮取带有血管部位组织,将其用生理盐水制成悬液供检。6.3.2细菌学检查方法鼠疫细菌学常规检查项目为: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及动物试验。但一般捕获鼠类及昆虫标本,可只做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和鼠疫噬菌体试验。疑似病人等某些急于得出判定结果的标本尚须同时做某些快速诊断,获得菌种后尚须做生化试验、辨别诊断、毒力测定及其他特殊检查。6.3.2.1显微镜检查(1)制片:如淋巴腺液、骨髓及各种悬液,用接种环将其直接涂抹于脱脂干净的载玻片上。血液可促成厚血片,干燥后以蒸馏水溶去血球后染色。脏器组织以新鲜切面压印。鼠类质料可按腺、心、肺、肝、脾的挨次制片。(2)染色:标本片天然干燥后,放入乙醇(95%乙醇或甲醇)、乙醚各半的固定液中固定10分钟,天然干燥后染色。染色法可以用革兰氏、美兰或魏申氏染色,作细胞学检查时则用姬姆萨氏染色。(3)镜检: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及染色特性。典型鼠疫菌的形态为两极浓染、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脏器压印标本可见到菌体被吞噬细胞吞噬现象。镜检不能确诊,只能得出初步印象诊断,因有若干其他细菌的形态与鼠疫菌相似,并且鼠疫菌也能有非典型肺炎型形态。但对典型的标本质料,镜检还是有一定诊断意义。6.3.2.2分离培养(1)培养基:所用的培养基要保证质量,经生物学指数鉴定,即于基础琼脂平碟上接种100个鼠疫菌,能有1个以上菌落生长即为合格;敏锐选择培基生长的菌落数接近对照的血琼脂碟的生长数为合格。使历时要求培养基新鲜、湿润、无污染。一般现场检验室常用1/20万~1/10万龙胆紫溶血培养基。若被检质料腐败或污染较严重,则应使用选择性更强的培基,如胆盐龙胆紫溶血培基。此外,如考虑到被检质料可能含有鼠疫菌噬菌体时,则应在培基中加入抗鼠疫噬菌体血清。培养基pH以6.9~7.1为宜。(2)培养方法:各种液体被检质料,一般可直接将其滴加于琼脂碟边沿,划线分离培养。血液或穿刺液亦可同时用肉汤增菌培养,24小时后再进行分离培养。脏器质料可用消毒剪刀剪一新鲜切面直接压印于琼脂平碟的边侧,划线分离培养。如怀疑脏器表面污染,可用炙烤的小铁片或解剖刀将脏器表面灼烫,或剪取较大脏器块,在其表面滴上少量酒精,使酒精燃烧,以除去杂菌(注重:灼烫或燃烧不能过重,以免杀死脏器内部的细菌)之后再剪一新的切面行压印、划线培养。病人、病死鼠等重要质料,每种要接种2个琼脂碟。一般捕获动物标本,可将琼脂碟用特种石墨笔分成若干小区,每区培养一种脏器,要注重各小区之间的划线不得连接。培养温度为28℃,若被检质料污染严重,可采用低温培养。病人、病死动物及蚤类的培养质料至少要连续观察5天,一般捕获动物的培养质料可连续观察3~5天。天天用显微镜细心观察培养物,并将观察结果做好记录。如有鼠疫菌生长,则经16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鼠疫菌开始的一段时间生永劫所特有的丝状物及“碎玻璃片”状的幼稚菌落。24小时后可形成中央隆起,中心发暗(黄褐色)、并有粗糙颗粒,周围有薄而透明、不整齐花边的典型鼠疫菌落。6.3.3.3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方法:在培养中发现的可疑菌落,接种于普通琼脂碟上(培养划线要密些),于划线的末端或起端滴加鼠疫噬菌体1滴,使其与培养划线垂直流向另一侧;或用接种环加1滴鼠疫噬菌体于划线(划线起点稍下的中心部)上。置28℃温箱中,18~24小时观察结果,如在噬菌体流过的地方出现噬菌带或在滴加噬菌体的地方出现噬菌斑,则可判定为
本文标题: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