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提纲
嘉定一中高二历史1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提纲(2011年考纲版)第一至第四分册课本知识的宏观架构:人类历史是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的过程分散的、多元无关的区域文明(第一册1-4单元世界古代史+第二、三册中国古代史)(古代东方、古代黑非洲、古代美洲、古代欧洲、古代伊斯兰世界)中世纪:古代近代社会转型(多元相关文明的转折点)(第一册第五单元)现代世界的形成期(第四分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分册世界古代史课题串联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其历史的起点是多元的。各种文明的发端和早期发展都受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影响。这种相对独立发展的地域性历史在农业文明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总体特征:古代世界基本上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为主的区域文明阶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古代东方:两河流域、埃及、印度等构成世界文明的源头。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传承、交融产生持久影响。希腊城邦民主制、文化成果以及罗马法治为欧洲文明,尤其工业文明的孕育提供精神遗产。随着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形成以庄园经济、采邑制度和基督教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复兴,市民阶层形成,15、16世纪,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走出中世纪,引领世界向整体化发展。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结合地图)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2、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3、《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B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第2课古代埃及1、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法老专制统治:A(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结合地图)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2、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最大)和哈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3、象形文字和纸草A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笔和墨水,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第3课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B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在其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征服者内部分化。内容: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嘉定一中高二历史2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评价: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佛教的创立和发展:佛教的创始人、经典;传播A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悉达多地点:北印度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传播: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达到鼎盛,开始向域外传播,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第二单元古代美洲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的名称A(结合地图)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2、玛雅文化: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A玛雅文化有“美洲希腊”之称。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等农作物。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1、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A(结合地图)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2、希腊城邦的形成: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典时代”A(1)城邦的特征A古希腊城邦制度特点: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2)古典时代:A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3、雅典民主政治C特点: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形成原因: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形成过程: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引来了全盛时期,即“伯里克里时代”。评价: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民主制度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程序的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也会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1、史诗和戏剧:《荷马史诗》A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穿插了许多希腊神话和传说的内容,同时也反映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对于研究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时代,这种口传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特洛伊古城等众多考古文物,可以和《荷马史诗》的记载相互印证。史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补充内容:(史学方法)史料的存在形式:实物材料(遗址、遗物)文献材料(铭刻、文书和著作)口传材料(民间诗歌、传说)图片材料史料的价值:第一手材料(原始材料)第二手材料(转手材料)嘉定一中高二历史3评价史料价值的三个步骤:(1)《荷马史诗》属于口传材料,反映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社会状况。对于研究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口传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神话传说能从中投射出当时历史的影子,对于了解上古历史有一定价值。(2)但是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真实的历史。(3)所以我们还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之佐证(相互印证),方能得到可信的历史。2、哲学与史学A古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欧洲语言中“哲学”一词就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知识之学”。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冲破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一词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名字及其《历史》为标志的。该书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生动流畅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开创叙事体的撰史体裁,对欧洲史学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补充:希罗多德(史学之父)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开始A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由于平民与氏族贵族的斗争,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罗马共和时代(前509——前27年)2、罗马帝国A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进入罗马帝国时代。从帝国建立开始,罗马进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政治上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标志。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灭亡,也是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3、基督教的创立、经典、成为罗马帝国国教A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创立者:相传为耶稣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第9课罗马法体系1、“十二铜表法”A(1)颁布: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由于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不断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2)主要内容: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3)意义:a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b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体现出古代罗马人法治精神。c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d它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特点)2、“公民法”A背景: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内容:●《十二铜表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适用范围:罗马公民3、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B嘉定一中高二历史4(1)积极:【对当时:(短时段)】(十二铜表法: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生活;思路和格式为罗马公民法奠定基础。)政治:维护了古罗马政治统治,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使国家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经济:促进了经济繁荣(适应了罗马私有制和简单商品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力的推动了奴隶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为调整和维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模式)。【对后世:(长时段)】精神:古代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社会进步:罗马法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天赋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近代资产阶级民权斗争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封建势力提供了武器。立法规范:是古代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丰富的内容、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为近代欧洲提供课立法规范,在它的司法基础上构建的《拿破仑法典》成为大陆法系的典范。(2)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主人的财产,不具任何权利。(视材料:歧视妇女、崇尚皇权)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产生: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和创始人、经典A1、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公元6世纪前后2、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阿拉伯半岛3、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4、伊斯兰教的经典:7世纪中叶《古兰经》第一分册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和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的西欧整合西欧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形成(6-11世纪)走进中世纪封建制度嬗变(11-14世纪)量变走出中世纪1封建制度解体(15-16世纪)质变-走出中世纪2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政治封建等级制王权与教权(二元制)等级君主制对二元制否定君主专制经济庄园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复兴-城市自治(武装斗争、金钱赎买)(手工工场、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化基督教神学主宰一切大学兴起,世俗教育兴起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学业考试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