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二历史考点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
1高二历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一.主干梳理(一)、夏、商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3.夏商的行政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对象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力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后来加剧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削弱了王权[概念辨析]“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三)、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4.内容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3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轻巧识记宗法制的要点二.深化探究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及其瓦解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瓦解(1)瓦解原因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2)瓦解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王室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反映出分封制的破坏和礼崩乐坏。主题二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2.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三、读背知识点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大宗可以命令与约束小宗,小宗必须绝对服从大宗。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包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四、巩固训练1.商代的青铜文化光辉灿烂,经济获得明显进步,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氏族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合一。这说明商朝社会()A.呈现出浓厚的血缘色彩2B.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C.带有浓厚原始禅让特色D.体现出强烈专制色彩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合一”可知,这体现了较为浓厚的神权特点。答案为B项。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份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A.宗法门第观念B.仅男子可参与科举C.近代新式教育推广D.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答案A3.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答案A解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是由于其实行了分封制,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导致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削弱,故答案为A。4.《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答案B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B。5.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①宗法观念②自然经济③皇权专制④理学思想⑤社会习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社会家庭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夫为妻纲”等特征体现了宗法观念、小农经济、理学思想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与皇权专制无联系。应选C项。6.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中西方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西方差异的主要成因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把女性继承权排除在外。7.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图材料二《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或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2)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3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出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分析出周王的地位;第(2)问对比分析血缘及世袭制在秦朝的延续,并区分地方管理及官员任免与西周的不同,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归纳出变化的原因。答案:1——6BAABCA7.(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或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2)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高二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复习学案一.主干梳理1.背景:秦朝结束分裂,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易错提醒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三.深化探究主题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与特点1.原因(1)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2.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4)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主题二从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变及其积极影响1.转变(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2.积极影响项目内容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文化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播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4四.读背知识点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2.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3.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5.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6.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五.巩固练习1.“……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高约2米”“从平地升起”等信息可知,这样做意在显示皇权至上。A、C、D三项与材料无关。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唐朝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这种制度首先开始于秦朝。3.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考点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复习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