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二地理“地球地图知识”测试卷
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1页共6页高二地理“地球地图知识”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除43~45题是双选,其余都是单选,每题2分,共90分)1.下列关于纬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纬线都相互平行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B.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C.1800经线在东半球D.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3.用200W和160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依据是A.这两条经线都从海洋上经过,不经过陆地B.这两条经线正相对C.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各国边界上通过D.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4.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A.西经210,纬度00B.经度00,北纬260C.东经1650,北纬170D.西经190,南纬1505.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A.经度1800,北极圈B.经度1800,北纬600C.西经200,北纬600D.东经1600,北纬6006.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A.无数条B.各一条C.一条D.各两条7.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1:15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C.1:2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9.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A.1/40000B.1/8000000C.1:2000000D.1:400000010.有关等高线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B.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一定是鞍部C.山脊处比山谷处等高线密集D.山脊为一组弯曲的等高线,且凸出方向向高处11.在南温带盖房时,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A.东B.南C.西D.北12.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2页共6页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1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米B.220米C.320米D.380米14.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B.日本C.法国D.新加坡15.关于赤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B.赤道是终年昼夜平分C.每年太阳两次直射赤道D.赤道处地球自转角速度最快16.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17.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18.右面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3页共6页50047012101240320350740710●●甲乙形图中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A.ABB.CDC.EFD.GH19.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0EB.600WC.1200WD.0020.有关图中虚线或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幅相同),乙地西部临海。完成21题。21.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B.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C.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D.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根据右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22~23题。22.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11000万B.1:110000万C.1:5000万D.1:15000万23.图中四地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C.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24.某人从赤道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A.原出发地B.出发地东面C.出发地西面D.出发地南面25.某地北为温带,南为热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23026′N,1200EB.300N,1150EC.23026′S,1160ED.300N,1400E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第26题。26.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60°0°ABDC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4页共6页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C.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D.CD间段比例尺比AB段大2倍读右面四幅图,回答27~28题:27.右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A.A图B.B图C.C图D.D图28.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9~31题。29.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30.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A.13.5℃,12.5℃B.22.5℃,13.5℃C.22.5℃,14.5℃D.13.5℃,14.5℃31.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A.101米B.198米C.298米D.601米右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为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回答32~33题:32.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33.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读右下图,回答34题34.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A.行驶方向相同B.甲、乙两船向西行,丙船向东行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D.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回答35~36题1:500000400500600A1:150000400500600B1:200000400500600C1:350000400500600D风向海洋▲1150▲1320乙山甲山0400800EFDCGHAB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5页共6页ab35.此圆弧的半径是A.500kmB.800kmC.1000kmD.1300km36.最接近圆心的城市是A.西安B.重庆C.宜昌D.武汉3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大,地图所画的范围越大B.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C.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必须扩大到原图的四倍D.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38.两艘海轮,甲轮位于北纬50°、东经160°,乙轮位于北纬30°,西经160°,甲轮位于乙轮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39.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向正东走35千米,向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点。从极点上空看,向正东走时可能A.逆时针走了360°的圆弧B.逆时针走了>360°的圆弧C.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D.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40.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何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出发地点41.一批考察队员在北极点考察结束后,又往正南的甲地考察,然后回到位于正西的乙地宿营,已知北极点离甲地1500米,甲地离乙地2500米;则乙地应在北极点的:A.西南1500米B.正南2500米C.东南1500米D.正南1500米42.图中等高线的高度值自北向南递减,则:A.a点的海拔高度大于b点B.b点的降水流向a地C.a、b两地海拔高度相等D.a所在地为山脊,b所在地为山谷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43~45题(均为双选):43.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A.P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C.P为山坡上的小丘D.Q为山坡上的小丘44.若b的海拔为200米,a的海拔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为A.200<P<300B.300<P<400C.100<Q<200D.200<Q<30045.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b,则P、Q地形可能为A.同为洼地B.同为小丘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6页共6页B45°WC50°A0°北ABabcd盛行风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二、综合题:(30分)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A、B两点的地理坐标为:AB;(2)A、B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表示实地范围较大的是图;(3)A、B两点之间,经度相差度,纬度相差度;(4)A在半球(东或西),B在半球(南或北),B在A的方向。47.读右图回答:(6分)(1)C点的地理坐标为,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3)A在B的方向;B在C的方向。(4)BC间的最短距离。48.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庄。读图回答:(4分)(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3)村庄A在村庄B的方向。(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风。49.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5分)(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在图上填出鞍部....。(2)该地区冬季气温最高的是ABCD各点中的,原因是。50.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本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丘陵D.盆地(2)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海拔大约为:()·60703020A124125B·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7页共6页••A.75米B.96米C.107米D.118米(3)计划沿原公路方向建设高速公路,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现在甲点至丙点的路基施工中,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你认为“开山推土”方案的相对合理性至少有哪两方面的理由?①②(4)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A.植草铺膜B.修筑梯田C.控制车流量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5)为了使公路旁N、S两个山头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目的?(至少两项)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测试题第8页共6页高二地理“地球地图知识”测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BDBCDAADDBDD题号161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地球地图知识”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