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二学上学期学段一考试文科历史试题卷【附参考答案】
1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二历史:文科出卷人:;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2、《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此语体现了汉初遵循的诸子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4、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5、下列观点中,李贽会同意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6、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7、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说,“彼意大利之中兴,且以文学复古为之前导,汉学亦然,其于种族,同有益无损已。”这里的文学复古指的是A.宗教改革B.启蒙运动C.文艺复兴D.人权主义思潮8、《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写道:“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A、薄伽丘B、但丁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29.、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0、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11、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制度的没落B.正在形成中资产阶级政治要求C.资本主义萌牙的产生D.反对宗教压迫,实现信仰自由的要求12、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13、“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这部启蒙思想的著作的作者是A.VoltaireB.RousseauC.MontesquieuD.Kant14、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仪器“司南”出现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15、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欧阳修的话主要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3C北宋与邻国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1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印刷时摆放的活字应该是1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8、“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A.屈原B.辛弃疾C.杜甫D.李白19、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0、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21、下列哪一组都是明朝人物?A.赵孟頫、徐光启、李时珍、吴承恩、徐渭B.陆九渊、王阳明、李贽、郑板桥、文征明C.徐光启、李时珍、吴承恩、徐渭、王阳明D.徐光启、王阳明、吴承恩、郑板桥、文征明22、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4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朝的北京23、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24、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5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举出与材料一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两位中国思想家。再列举与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两位法国思想家(4分)(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3分)(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26.(15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6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6分)(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4分)(2)分析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8分)28、(12分)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7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材料二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材料三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是其中的精品。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4分)(3)材料四中反映了明朝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倾向。(1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82011—2012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二历史(文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8’12345678910ABCADCCBAB11121314151617181920BACCDDCCDD21222324CDCB二、非选择题:52’25、(13分)(1)中国:王夫之,顾炎武;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4分,答出一人得1分)(2)经济上都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政治上都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上都是由于封建文化专制的严酷(或者答法国的教会神权统治与中国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可给分)(3分,每点给1分)(3)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2分)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2人)作用: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2分)26.(15分)(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现宗教改革。9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3)逐渐冲破了宗教神
本文标题:高二学上学期学段一考试文科历史试题卷【附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