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文)地理必修③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和表格,完成1~4题: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资料来源:2004年国家统计年鉴)地带面积比重(﹪)人口比重(﹪)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东北及东部沿海17.842.963.615936中部及近西部32.653.133.06680远西部49.84.03.49168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A.气候B.地形C.洋流D.植被2.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3.制约上题选项区域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4.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的退耕还林还草2007年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回答5~6题:5.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6.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B.卫星系统C.地面装置D.信号发射设备7.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8.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变暖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下降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回答10~11题:10.引起西北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11.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加强天然气输气管道沿途村镇的资源使用,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④停止开发自然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⑤将西部农村居民全部迁入城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13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1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读某国国情简表,回答14~16题:面积1.4×104km2人口和民族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国土特征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特点种植业尤为发达14.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A.劳动力B.水源C.市场D.农业科技15.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燥B.不合理的灌溉C.种植业发达D.围海造田16.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A.广阔的市场B.发达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传统的耕作经验17.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国际原油价格又攀新高,人们寻找石油替代品的步伐也在加快。一项将煤炭转化成汽、柴油的计划,正在我国紧锣密鼓地实施。回答18~19题:18.我国实施“煤变油”计划的有利条件是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B.我国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率低C.我国劳动力成本较高D.我国交通条件越来越完善19.采用“煤变油”技术需要A.增加煤炭生产量B.减少石油出口量C.减少煤炭生产安全事故D.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20~22题:20.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1-2月B.5-6月C.7-8月D.9-10月21.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往返迁移C.从上游向下游方向迁移D.向两侧迁移2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2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24.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5.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据此回答26~27题:26.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②丰富的矿产资源③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④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根据下列材料,回答28~30题:高科技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成本极高,但产品生命周期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工以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主要方向。在研发期后,产品之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研发完成进入市场时,需求量较少,价格较高阶段II:成为主流产品时,需求量大,价格下降阶段III:当产品接近生命周期尾声时,需求量小,维修为主甲信息工业公司的重要客户在美国,最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深圳,但甲公司在美国加州也设有一小厂与其最大客户乙公司的营运总部只有一墙之隔。产品需修改时,则由甲公司的两厂研发人员透过图文电视接力研发。28.甲公司与乙公司具有分工关系,就该项产品而言,乙公司的营运总部主要负责的工作处于产品的A.研发期B.第I阶段C.第II阶段D.第III阶段29.甲公司的加州小工厂主要是支持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A.第I阶段B.第I和II阶段C.第II和III阶段D.第I和III阶段30.甲公司利用两地两厂接力研发修改,最主要节省的资源是A.人力B.技术C.时间D.市场固镇一中高二(文)地理必修③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共40分)3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32.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1)题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1分)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2)题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属于()(1分)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图中A地属_____________________,C地属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分)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2分)A.干旱B.降水稀少(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地理要素是。(1分)(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5分)32.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3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以产业为主;1990年后,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3分)(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3分)(3)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3分)(4)就如何实现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四点以上建议。(4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0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