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高二必修五第三专题测试(含答案)
1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高二上语文周练(3)(2012-10.27)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槛.阱(jiàn)囹圄.(yǔ)旋涡.(wō)菲.薄(fēi)B.苍穹.(qióng)桀.骜(jié)立仆.(pū)暴.肌肤(bù)C.鞭箠.(chuí)攒.射(cuán)寥.落(1iáo)下劣.(liè)D.缧绁.(xié)惩.创(chéng)曩.者(nǎng)尸骸.(há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愠色委曲求全殒身不恤不径而走B.倜傥广有羽翼轻而易举灭顶之灾C.汲取推贤进士惨淡经营淡装浓抹D.焚烧暗然神伤芸芸众生旗开得胜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曩.者辱.赐书曩:从前;辱:污辱。B.其次关.木索关:贯,这里指戴上。C.亦颇识去就..之分也去就:舍生就死。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累:积累,经历;垢:污垢,这里指所受的污辱。4.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①②④⑧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⑤⑥5.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意气..勤勤恳恳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6.请为高二年级的首届“古风悠悠”古典诗歌朗诵会拟写一段开场白,并为高二(1)班的个人朗诵李白的《蜀道难》拟写一段串台词。前者字数不少于50字,后者不超过50字。(4分)7.围绕“自然与心灵相通”这一中心话题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例句,将“山岳”改为“江河”或“大海”,写一段富有文采的话。(4分)例句:不要嫉妒山岳连绵千里、峰刺青天,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弥漫的云雾悄然融入山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礴;你的胸中都将充满山一样的浩然壮气。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21分)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选自《三国志》)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引:率领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夺:改变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微:如果没有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C.羽遂见.禽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诚未得高枕而.治也10.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⑥D.②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3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12.断句和翻译。(9分)(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3分)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三、诗歌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注]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2)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过:“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这一句的?(5分)四、名句默写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人固有一死,,,2)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4)真的猛士,敢于,敢于。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5)惨象,;流言,。4五、阅读理解(一)(8分)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②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④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5.和上文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目的是什么?(3分)答:16.第①段中“无端”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答:17.写出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这是你的战争!”宗璞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isyourwar!”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5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18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19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20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21、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6东山外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3、4、5、6、7、二、文言文阅读8、9、10、11、12.(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3分)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2)①②13.(1)(2)四、名句默写(10分)14(1)(2)(3)(4)(5)7五、(一)15、16、17、(二)18.19.20.21.8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高二上语文周练(3)答案1.C(A.菲fěi;B.暴pù;D.绁xiè)2.B(A.“不径而走”中
本文标题:高二必修五第三专题测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0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