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一语文寒假自测试卷
高一语文寒假自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电脑杀人十几年前,前苏联曾发生一起震惊世界棋坛的电脑杀人案: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得科夫,与一台超级电脑对弈,在连克三局后,突然被电脑释放的强大电流击毙,倒在了众目睽睽之下。这宗不可思议的杀人案,是在一台M2-21超级电脑——机器人与世界级象棋大师的比赛进行到第6天时发生的。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古得科夫以出神入化的高超棋艺连胜三局,正准备开始第4局的鏖战时,突然触电身亡。警方立即介入了案件调查,最初怀疑是电脑短路以致引起漏电,但后来对电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却证实电脑本身完好无缺。于是,调查人员得出结论:电脑是输入了赢棋程序的,当它在棋艺上赢不了对方时,便自行改变输往棋盘的电流,设法将对手杀死。这宗命案不是意外事故,而是一次冷血谋杀!为此,准备对这台超级电脑提出控告。要审讯一部机器吗?这是亘古未有的奇事,听起来有点荒谬。然而,警方的这个决定,却得到了某些学者的支持。例如,瑞士的一位法律学者哈格曼就同意警方的意见,他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有些电脑和机器人比任何人都能更快捷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它们已不仅仅是机器,而应被考虑为“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由于科学界对此事的意见不一,加之某些法律程序不够完备,审讯这台超级电脑的事被搁置下来。后来,经过多年的调查、测试和分析,人们才开始对这宗“电脑杀人案”有了新的认识。据测试,电脑、电子游戏机以及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出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光、伽马射线等。这种电磁波充斥在空间,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电子雾”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因而很容易被忽视,但已确确实实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正在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威胁。“电子雾”能扰乱周围敏感的电子控制系统,造成各种意外事故,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日本曾有10多名工人死在机器人手下,就是由于外来电磁波使机器人内部已编好的程序发生紊乱,以致动作失灵,误伤了工人。再如,日本三重县一家游乐场发生意外,一列过山车与另一列过山车相撞,42名乘客受伤,其中一些人伤势严重。据调查分析,罪魁祸首也是来历不明的无线电波,过山车的安全系统因这些无线电波的干扰而失控。正是基于对大量类似事故的检测分析,加上有关当局的一系列深入调查,终于使搁置数年的上述“电脑杀人案”真相大白:它既不是电脑的“硬件”出现短路之类的故障,也不是电脑程序人员故意在软件中设计了放电杀人的程序,更不像某些媒体渲染的:电脑棋手“在连败三局的尴尬情况下,恼羞成怒,为了赢棋,竟然自行改变程序,加大输往棋盘的电流,将对手杀死。”杀人的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外来的电磁波!是它干扰了电脑中已经编好的程序,以致动作失误而突然放出强电流,酿成了这场悲剧。(选自《青年科学》2009年第7期)1对“电脑杀人”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电脑短路而引起漏电,使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古得科夫突然触电身亡。B.电脑棋手在连败三局的尴尬情况下,恼羞成怒,自行改变输往棋盘的电流,设法将对手杀死。C.电脑程序人员故意在软件中设计了放电杀人的程序,害死尼古拉·古得科夫。D.外来的电磁波干扰电脑中已经编好的程序,以致动作失误而突然放出强电流,酿成悲剧。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电脑杀人案发生后,警方立即介入了调查,得出结论:这宗命案不是意外事故,而是一次冷血谋杀!B.警方决定对这台杀人的超级电脑提出控告,但却遭到科学界的反对。C.经过多年的调查、测试和分析,人们开始否定“电脑杀人”的说法。D.“电子雾”扰乱周围敏感的电子控制系统,造成各种意外事故,这方面的案例各国都有,不胜枚举。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电脑杀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B.电磁波充斥在空间,会形成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电子雾”,这种不能被人类发现的“电子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C.发生在日本的机器人误伤人案例和电脑杀人案都是“电子雾”扰乱电子控制系统造成的意外事故。D.只要人类还在使用电脑,“电脑杀人案”就将不可避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诫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宋史•薛奎列传》)[注]①涴(wò):沾污。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部:率领B.臣事君鲜.有克终者鲜:少C.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然:对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贷:宽恕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贫无以.为养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而今安.在哉?D.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壬戌之.秋,七月既望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伕,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伕应赔偿的损失。C.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并以此来告诫他人。D.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5分)(2)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8.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出空缺部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连峰去天不盈尺,。(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4)江间波浪兼天涌,。(5),独留青冢向黄昏。(6),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冯锦川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选自《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3)文章主要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寒假自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2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