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9页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总分一二三四五一、填空题(共11题,题分合计11分)1.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_____,最常用的氮源是__________等。2.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就叫做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_____的组成成分。3.在谷氨酸生产中,当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的比为_____时,菌体大量生长而合成谷氨酸少;当碳源与氮源比为_____时,菌体的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合成量大增。4.环境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若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过高,微生物细胞内的___就会通过细胞膜不断向外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发生__________,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6.每种微生物的最适pH不同。当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就会影响_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_________等,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7.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________所产生的,自身______和_______所必需的物质。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___________。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________.对该微生物无明显_______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_________。9.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______________的控制。而________得分阅卷人第2页,共19页酶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成的酶。10.诱导酶的合成与调节,既保证了_______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1.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___结合,致使__________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________的。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题分合计3分)1.下列对于细菌的生长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芽孢是在衰亡期产生的B.生产中常利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C.次级代谢产物在稳定期积累D.对数期时细菌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较稳定2.关于酶活性的调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B.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才进行C.代谢产物与酶结合时才能发生D.酶的结构可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3.下列有关味精生产的一些措施,不正确的是:A.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培养基是含有五种营养成分的合成培养基C.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是温度.Ph.通气量D.谷氨酸用NA2CO3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而成三、单项选择题(共82题,题分合计82分)1.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酶中属于胞外酶的是:A.呼吸酶B.光合酶C.解旋酶D.消化酶2.下列用来治疗血栓病的酶是:A.溶菌酶B.尿激酶C.溶纤维蛋白酶原D.血红蛋白酶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第3页,共19页3.与血糖快速测试仪原理相同的酶的应用是:A.多酚氧化酶传感器B.嫩肉粉C.氨苄青霉素的生产D.尿糖试纸4.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需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单细胞蛋白是通过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6.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烧的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7.常用的酸味添加剂是:A.谷氨酸B.柠檬酸C.肌苷酸D.高果糖浆8.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A.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9.下列是动物细胞的工具酶的是:A.限制酶B.DNA连接酶C.胰蛋白酶D.果胶酶10.细胞株的特点是:A.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可以无限传代B.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可无限传代C.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可无限传代D.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有癌变特点,可以无限传代11.单克隆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第4页,共19页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骨髓瘤细胞D.杂交瘤细胞12.只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诱导方法是:A.PEGB.灭活的病毒C.电刺激D.离心13.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但这些细胞不能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这说明丝腺细胞:A.只有丝蛋白基因B.比受精卵的基因少C.缺少血蛋白基因D.丝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14.下列哪一项对于线粒体高效.有序完成其功能无意义:A.封闭双层膜结构,化学反应不受干扰B.线粒体呈棒状C.有内膜形成嵴,增大膜面积D.含有许多有关的酶15.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16.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B.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17.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18.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人工诱变D.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19.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20.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第5页,共19页21.关于单细胞蛋白叙述正确的是A.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C.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22.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重组乙肝疫苗A.①③⑥B.②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⑤23.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位于A.核区B.线粒体C.质粒D.核糖体24.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A.菌落B.细菌形态C.细菌体积D.细菌结构25.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生殖D.对抗生素敏感2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D.液体培养基27.甲基营养细菌可以利用的碳源是A.CO2B.NaHCO3C.甲醇D.葡萄糖28.下列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无关的原因是A.表面积与体积比大B.表面积大C.对物质的转化利用快D.数量多29.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30.可用于观察细菌运动的培养基是第6页,共19页A.固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天然培养基31.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是以群体为单位的,这项研究不包括A.菌落的生长B.繁殖C.群体细胞数增加D.个体的体积增大32.作为生产用和科研材料用的菌种,常选A.稳定期B.衰亡期C.对数期D.调整期33.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合成的原因是A.乳糖的存在B.阻抑物构像复原C.操纵基因突变D.启动子突变34.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形态最多和数目最多的时期是A.对数期、稳定期B.衰亡期、稳定期C.稳定期、衰亡期D.衰亡期、对数期35.环境中氧含量的状况,对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菌中无明显影响的是A.酵母菌B.产甲烷杆菌C.破伤风杆菌D.乳酸菌36.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37.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酶的调节D.基因调节38.在细菌培养中,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A.l/5B.2/3C.1/4D.1/239.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①溶化②调pH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A.①②⑥⑤③④B.⑥①②⑤③④C.⑥①②⑤④③D.①②⑤④⑥③第7页,共19页40.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A.温度B.pHC.氧含量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41.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42.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A.固体发酵B.氨基酸发酵C.液体发酵D.需氧发酵43.圆褐固氮菌可利用的氮源是A.氨B.分子氮C.尿素D.蛋白陈44.多数真菌的最适pH出为A.5.0~6.0B.6.0~7.0C.4.0~5.0D.3.0~4.045.关于放线菌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多细胞原核生物B.一般由分枝状的菌丝构成C.基内菌丝与吸收营养有关D.气生菌丝与孢子生殖有关46.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47.常用的酸味添加剂是A.谷氨酸B.柠檬酸C.肌苷酸D.高果糖浆48.单细胞蛋白是通过下列何种方法获得的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49.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第8页,共19页50.生物素含量较多的是A.牛乳B.大豆C.蔬菜D.玉米51.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5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53.能为发酵工程提供菌种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B.目的基因转移C.动物细胞融合D.聚乙二醇处理大肠杆菌54.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酶中属于胞外酶的是A.呼吸酶B.光合酶C.解旋酶D.消化酶55.下列用来治疗血栓病的酶是A.溶菌酶B.尿激酶C.溶纤维蛋白酶原D.血红蛋白酶56.与血糖快速测试仪原理相同的酶的应用是A.多酚氧化酶传感器B.嫩肉粉C.氨苄青霉素的生产D.尿糖试纸57.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需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8.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B.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C.分离后的酶包埋在明胶中D.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59.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第9页,共19页C.接种环用烧的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60.构成流感病毒的结构是A.荚膜、衣壳、核酸B.鞭毛、核酸、衣壳C.囊膜、鞭毛、核酸D.囊膜、衣壳、核酸61.下图是表示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其中正确的是62.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出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63.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
本文标题: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