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6页1海南州第二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出题人:崔文坤2010年12月16日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39分,第II卷111分,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都答在答题纸上。第I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pì)贾人(gǔ)羽扇纶巾(lún)将子无怒(qiāng)B、立仆(pū)歆羡(xīn)长歌当哭(dāng)何时可掇(chuò)C、编篡(zuǎn)蹊跷(qiáo)暴霜露(pù)殒身不恤(yǔn)D、浸渍(zì)卑鄙(bǐ)静女其姝(shū)淇水汤汤(shā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落吹毛求疵窈窕山居秋瞑B、暮霭桀鳌锋利豆蔻才华横溢C、坍驰舞谢歌台清晰朔风凛冽D、霹雳心悦诚服旷野混混沌沌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她们互相鼓励,举案齐眉。在她的文章中说:“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励。”B.“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C.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D.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平常人,有谁不向往快乐和幸福呢?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准确的一句是()A.我们认为:不犯错误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另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B.“你看,”母亲无可奈何地说:“就剩下这点钱了,你拿去用吧。”C.用当地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麦草作为基本的原料,他们经过三个月夜以夜继日的试制,到民国28年的5月(1939年),终于制造出了纸坊街造纸史上第一张黄色宽面纸。D.根据国际乒联规定,1月1日各协会排名前两位的选手,有直接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资格。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将多年来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下的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福音。B.出租车司机是否应当主动给乘客车票及主动提醒乘客带好随身物品,这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C.针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海外华侨华人和两岸同胞在全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独”促统大会和大型论坛,有力地遏制了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图谋。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一直崇拜爱因斯坦。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云霞的海上,何等的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的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2)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鸣。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比伟大人类天才谱写出的乐章更为神妙动听。①冷若冰霜,艳如桃李②艳如桃李,冷若冰霜③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④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6--8题。学习记忆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有些人是出于好奇:脑袋怎么能学这么多东西?记这么多事情?有些人还希望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获得今年美国《科学》杂志给优秀分子生物学研究生颁发的大奖的中国留美学生时松海,研究的第2页共6页2是神经可塑性,这与学习和记忆是有紧密关系的。通俗地说,神经可塑性是在经过刺激或训练以后,神经系统功能上发生的变化。学习记忆是其中主要的一类。时松海获奖工作是研究LTP的分子机理。LTP是在对高等动物的神经可塑性的细胞机理研究中,1973年,英国的布理斯(TimBliss)和挪威的洛默(TerjeLømo)发现的长期性增强作用,是神经可塑性机理的重要发现和主要模型。神经细胞直接的信息传递是在两个神经细胞的联结部位(称为突触)进行。突触前分泌的信息分子作用于突触后的受体分子,从而传递信息。时松海发现LTP可以调控受体进入突触后膜上特定区域。时松海研究生期间有两篇共同第一作者的《科学》和一篇第一作者的《细胞》论文,是突出的纪录。他原在冷泉港马林洛实验室做研究生。时松海毕业后去加州大学詹裕农(Yuh-NungJan)和叶公杼(LilyYehJan)实验室做博士后。时松海目前在詹和叶实验室的同事们包括其他研究基础较好的博士后如李华顺和洪扬。今后几年,时松海在博士后阶段如果继续有优秀的工作,应该可以获得较好学校的助理教授职位和自己独立的实验室。他研究的神经科学不仅是科学家好奇心驰骋的领域,也对人类健康有意义。因为神经系统的疾病对社会的影响显得越来越大,包括老年痴呆、神经退行性变和中风。时松海用多学科手段进行研究,也适合综合性很强的神经科学。世界上研究神经科学的人员不断增加,美国神经科学会于1970年成立时仅500多会员,到1998年已超过2万8千了。即使如此,许多有趣的课题目前研究还不深入,比如语言的神经机理。因此,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领域,需要许多时松海和其他对激动人心的科学感兴趣的年青人。对于学习记忆,科学家们的理解还是很初步的。(饶毅)——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7、下列关于神经可塑性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神经可塑性是在经过刺激或训练以后,神经系统功能上发生的变化。B.神经可塑性的实质是神经细胞的可调控性,因此,此项研究的实质还是以神经细胞为载体。C.学习和记忆是神经可塑性中的最重要的一类。D.LTP是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发现。时松海的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的。8、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时松海的突出贡献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时松海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在研究LTP的分子机理中发现了神经细胞的长期性增强作用。B.时松海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研究生期间就能独立撰写两篇论文:《科学》、《细胞》。C.时松海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在研究LTP的分子机理中发现LTP可以调控受体进入突触后膜上特定区域。D.时松海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在研究LTP的分子机理中发现神经细胞突触前分泌的信息分子作用于突触后的受体分子,从而传递信息。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时松海所从事的神经科学研究对人类健康有意义,特别是对老年痴呆、中风这一类神经性疾病的治疗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B.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研究神经科学人员也在不断增加。C.就目前来说,神经科学领域的许多课题,比如语言的神经机理,所开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取得的进展也不是很大。D.尽管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说,对于学习记忆的神经原理研究还有待深入。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主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第3页共6页3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苏辙10.对加线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11.下列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①窃怪天下之诸侯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③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④天下诸侯已自困矣A.私下责备排斥困乏B.私下责怪排斥困窘C.偷偷的过失排除困惑D.谦词不译责怪摈弃困乏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D.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1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以为必有自安之计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⑥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⑥D.②③第II卷(共114分)四、(24分)14.翻译:(6分)(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3分)(2)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3分)1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16、名句填空(10分,每题1分)(1),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的句子是,。(3)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第4页共6页4(4)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5)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6)《六国论》中作者指出齐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7)《游褒禅山记》中阐明“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哲理的句子是。(8),可以无悔矣,岂孰能讥之乎?(同上)(9)《石钟山记》中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所总结的事理是。(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16~18题。(18分)读山张腾蛟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①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谥。②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作蛮横的盘缠。③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的青翠,形成了这些丰厚的卷册中的美丽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④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⑤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⑥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去健壮自己。⑦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读着另外的一摊浓绿时,发现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的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⑧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谥的,可以读到吱吱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⑨在
本文标题:高二第三册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