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二轮史观史学专题训练(学生版)
培优2——史观史研精讲【史观精讲部分】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的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我们要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中主要的史观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唯物史和革命史观等7种新史观。一、文明史观[理论阐释]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吏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考题例析](2012.全圄高考新课标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影响。由题干中关键信息“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并结合古代中国专制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可知,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故选C。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是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A项错误;分裂动荡的后果是中央集权加强,B项错误;专制制度的基础是封建经济,而不是武力夺权,D项错误。二、现代化史观[理论阐释]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即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的变革。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考题例析](2014.福建高考)在英周,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问,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把农村人口抛进城市之中,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故选C。工业革命加剧贫富悬殊,A项错误;材料反映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推动工业发展,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不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D项错误。三、全球史观[理论阐释]又称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看待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其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注重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全球史观重视全球范围内整体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考题例析](2014.海南高考)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解析: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选A。凯恩斯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失灵,排除B项;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拆除,排除D四、社会史观[理论阐释]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本质上体现了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考题例析](2014.浙江高考)从甲图到乙图,表明()甲图清初男子剃发蓄辫乙图民国初年男子剪辫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解析:本题以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获取图片信息、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清初男子剃发蓄辫是清政府强迫汉人接受满清统治的行为,民国初年男子剪辫则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故B。五、生态史观[理论阐释]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该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观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考题例析](2011.安徽高考)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解析: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二战期间美国制造原子弹而不是相对论,A项不正确;世界人民的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B项不正确;C项表述不准确,科技主要是给人类带来益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计算机、宇航、撂能技术产生等都与战争有关,D项正确,符合题意。六、唯物史观[理论阐释]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主要理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题例析](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解析:由“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可知,所述的是斯大林模式,而“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反映了学者予以斯大林模式一定的肯定,认为其有合理之处,客观评价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选C。A、B、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答案:C七、革命史观[理论阐释]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时代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查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新史学发展革命史观更多地表现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传承。[考题例析](2013.山东高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本题通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考查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故“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应该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项符合题意。武装革命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项;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已经提出,排除C项;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答案:B【史学研究部分】一、史料鉴别与运用[理论阐释](1)我们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只有靠这些资料才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获取历史结论。(2)史料的分类:①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②按史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③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点拨运用](1)注意储备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二是确定研究类型并学会史料真伪的甄别: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2)运用史料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一般有: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考题例析](2013.浙江高考)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文献材料并不一定是虚构的,故A、B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中“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由题干中的信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可知D项与
本文标题:高三二轮史观史学专题训练(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