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三二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广东】1、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12全国】2、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山东】3、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11全国】4、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①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②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③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江苏】5、目前,我国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国有企业只有60%,大型的民营企业仅为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5%。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业的利润仅为64亿元,而赣州一地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面对稀土行业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②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功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2安徽】6、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安徽】9、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①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③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④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广东】10、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调节优势及其局限性: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改进技术和管理。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配置效率低下、社会经济不稳定、分配不公、差距扩大。2、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鲜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广东】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速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此称为“中国之谜”。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考答案:1、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3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3分)[评分说明]只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可给32、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分)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需求。(3分)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分)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材料一: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材料二: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一、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1分)参考答案:(1)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①财政政策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E、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养殖业,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鸡肠等“垃圾”不但没有污染水源,每年还能带来数千万元的产值。这启示我们A.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B.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C.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D.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3、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5、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①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④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代替传统产业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12浙江】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成产里布局。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钢铁行业要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阐述工信部出台《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道理。(12分)参考答案:工信部是我国的政府部门,负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面对我国钢铁业产能产量过剩的问题,工信部必须在宏观上加强对钢铁业的调节、监管和服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面对我国钢铁业的发展现状,工信部制定出有利于钢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指导钢铁工业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材料一: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1:16.7: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材料二:1、请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考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参考答案①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好;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峡
本文标题:高三二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