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联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丛冢.(zhǒng)踉.跄(liàng)惬.意(xiè)彤.云密布(tóng)B.憔.悴(qiáo)忖度.(dù)纳罕.(hàn)浑身颤.栗(zhàn)C.打烊.(yáng)债券.(juàn)庇.佑(bì)囤.积居奇(tún)D.玷.辱(diàn)盥.洗(guàn)租赁.(lìn)面面相觑.(q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孤僻怂恿自惭行秽得意洋洋B.收讫难堪唉声叹气顾盼神飞C.痴情市刽名门旺族平心而论D.破绽决窍老态龙钟兴高彩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_,在2008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A.计划基础上导致B.规划前提下引导C.规划前提下导致D.计划基础上引导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恶劣的环境并没有磨损两位老人的意志,他们居然形影相吊....地在这里开荒种田。B.我的父亲1956年报考北京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C.从欧美归来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异国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D.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雨果和巴尔扎克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然而他们有着很深的友谊,在共同的创作生活中,他们成为至交的朋友。B.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C.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D.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之间能够更快更好地交流。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古典名著都经历了从史书记载,到民间流传,最后由文人搜集并加工整理的成书过程。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C.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D.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三位作家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麦琪的礼物》。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生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流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都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则付阙如,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7、以下对第三段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B.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C.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D.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8、对第五段中加横线的“异质环境”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都市。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的都市。C.追逐财利与物质欲望的都市。D.文化比较发达的都市。9、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是并列关系。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流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三、(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端正B.举匏樽以相属.劝酒C.卒莫消.长.也消失,生长D.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郁乎.苍苍B.虽.一毫而莫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C.苟.非吾之所有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欲苟.顺私情贪于.财货,好美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文赋,作者借用汉代大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B.第二段文字中讲了万物都有变与不变的两面,但重点放在“变”上。C.第二段中的“水与月”一方面是拾取眼前景物,另一方面也是分别承了“客”的“羡长江之无穷”和“抱明月而长终”而来。D.第二段中“且夫”以下几句看似有宿命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是写出了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态度,所以反映的精神境界并不庸俗低级。第Ⅱ卷(共76分)四、(1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4分)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诗中写“寒灯”有何意义、何作用?(2)简析“故乡今夜思千里”的表现手法。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4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余音袅袅,。(苏轼《赤壁赋》)五、(12分)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红楼启示录王蒙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简明灵活的辩证法。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⑤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事,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⑥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7、第①段中,“答复空空道人”的话是就《红楼梦》的什么特点而言的?(回答不超过4个字。)(2分)18、第⑤段写道“荒诞化、幻化是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4分)19、就本文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得到了小说创作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4分)2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2分)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C.作者认为真小说家的境界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D.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E.作者认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六、(10分)21、把下面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①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②她一天比一天憔悴③像所有在这个年纪上得了重病的女人一样④天国的光辉照耀着她⑤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22、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4分)山与水各有各的性格:;水,灵动柔变,波蜿流蜒。山寓意正直,水寓意机智。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不畏浮云遮望眼;水的性格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水滴可穿石。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读懂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23、根据提示的要求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