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
1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音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絮烦..(xùfán)仓廒.(áo)赍.发(jī)恁.(nèn)掇.(duō)搠.(shuò)剜.(wān)◆辨形◆辨义古今异义(1)少刻..便知。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2)只顾将.来。古义:拿。今义:将要。(3)不见消耗..。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4)好歹结果..他性命。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古义:胜过。今义:好像。(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文化常识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2.装在套子里的人◆注音规.矩.(guī·ju)祈祷..(qí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yǒng)讥诮..(jīqiào)周济.(jì)陶冶..(táoyě)辖.制(xiá)难堪..(nánkān)漆.黑(qī)逶迤.(yí)迤.逦(yǐ)提.防(dī)提.高(tí)干.碍(gān)干.活(gàn)将.军(jiāng)将.领(jiàng)将.进酒(qiāng)掇(拾掇)缀(点缀)辍(辍学)馔(酒馔)撰(撰写)毡(毡笠)毯(毛毯)赍(赍发)赉(赏赉)遣(差遣)馈(馈赠)髭(髭须)鬓(鬓角)沽(沽酒)估(估计)径(径直)泾(泾渭)憎恶.(wù)罪恶.(è)发卡.(qiǎ)卡.片(kǎ)滑稽.(jī)稽.首(qǐ)剥削.(xuē)削.铅笔(xiāo)2◆辨形◆文化常识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3.边城◆注音蘸.水(zhàn)悖.时(bèi)氽.水(tǔn)泅.水(qiú)踹.水(chuài)喧阗.(tián)蚱蜢..(zhàměng)泱.泱(yāng)角隅.(yú)睥睨..(pìnì)歇憩.(qì)眺.望(tiào)傩.神(nuó)棕榈..(zōnglǘ)◆辨形◆文化常识汆(cuān汆汤)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8.咬文嚼字◆注音锱铢..(zīzhū)没镞.(zú)岑.(cén)寂尺牍.(dú)付梓.(zǐ)剥啄.(zhuó)垂涎.(xián)◆辨形◆文化常识坷(坎坷)诃(契诃夫)籍(户籍)藉(狼藉)遣(消遣)馈(馈赠)宵(通宵)霄(云霄)(mán)埋.怨(mái)埋.藏(zǎn)攒.钱(cuán)攒.起来(bā)扒.窗户(pá)扒.手(xiān)纤.细(qiàn)纤.夫埋攒扒纤牍(案牍)椟(买椟还珠)犊(牛犊)渎(渎职)黩(穷兵黩武)伺.候(cì)窥伺.(sì)晕.车(yùn)头晕.(yūn)下乘.(chéng)千乘.之国(shèng)咀嚼.(jué)倒嚼.(jiào)咬文嚼.字(jiáo)肆(放肆)肄(肄业)籴(dí籴米,买米)氽(tǔn氽水)娟(娟秀)绢(手绢)涓(涓涓细流)辛(辛苦)梓(付梓)莘(莘莘学子)锱(锱铢)缁(缁衣)黩(穷兵黩武)椟(买椟还珠)犊(牛犊)牍(案牍)辑(编辑)揖(作揖)楫(舟楫)缉(通缉)婵(婵娟)蝉(蝉联)殚(殚精竭虑)惮(肆无忌惮)3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安徽桐城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学习,后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先后留学英国爱、法国,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等。9.说“木叶”◆注音砧(zhēn)筌(quán)皋(gāo)褒(bāo)袅(niǎo)恽(yùn)浦(pǔ)锭(dìng)灼(zhuó)◆辨形◆文化常识林庚,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10.谈中国诗◆注音咻.咻(xiū)轻鸢.(yuān)譬.如(pì)颦蹙..(píncù)叫嚣.(xiāo)睿.智(ruì)梵.文(fàn)一蹴.而就(cù)◆辨形◆文化常识钱钟书(1910—1998),文学史家,作家,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获博士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文论《谈艺录》、《管锥编》、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等。发.达(fā)理发.(fà)亲.人(qīn)亲.家(qìng)尽.管(jǐn)穷尽.(jìn)省.长(shěng)反省.(xǐng)倒.霉(dǎo)倒.立(dào)漂泊.(bó)湖泊.(pō)袅(袅袅)枭(枭雄)凫(凫水)筌(得鱼忘筌)痊(痊愈)诠(诠释)桅(桅杆)诡(诡辩)危(危险)燥(干燥)澡(洗澡)噪(噪声)躁(急躁)绵(缠绵)棉(木棉)锦(锦绣)门槛.(kǎn)兽槛.(jiàn)畜.物(xù)牲畜.(chù)数见不鲜.(xiān)鲜.为人知(xiǎn)数.典忘祖(shǔ)数.罪并罚(shù)数.见不鲜(shuò)消(消化)销(销售)逍(逍遥)辨(辨别)辩(辩证)瓣(花瓣)辫(辫子)粹(纯粹)萃(荟萃)猝(猝然)瘁(鞠躬尽瘁)缜(缜密)谨(谨慎)嗔(嗔怪)硝(硝酸)宵(元宵)霄(云霄)411.中国建筑的特征◆注音厢.房(xiāng)墁.地(màn)檩.条(lǐn)榫.子(sǔn)穹.隆(qióng)轩.(xuān)柁.墩(tuó)◆辨形12.作为生物的社会◆注音衔.起(xián)蚁冢.(zhǒng)鳟.鱼(zūn)鲱.鱼(fēi)毗.邻(pí)梭.子(suō)迄.今(qì)◆辨形13.宇宙的未来◆注音坍.缩(tān)诅.咒(zǔ)逾.越(yú)倚.重(yǐ)崩溃.(kuì)迄.今(qì)耶稣.(sū)恍.惚(huǎng)关隘.(ài)溢.出(yì)沮.丧(jǔ)◆辨形文言文一.课文内容及作者1.《归去来兮辞》与陶渊明空.间(kōng)空.白(kòng)翘.起(qiào)翘.首(qiáo)应.用(yìng)应.该(yīng)轴.线(zhóu)压轴.(zhòu)殷.勤(yīn)殷.红(yān)大厦.(shà)厦.门(xià)副(一副对联)幅(一幅画)辐(辐射)怆(悲怆)戗(qiāng戗风,逆风)戗(qiàng戗面)戕(戕害)适当.(dàng)应当.(dāng)纤.维(xiān)纤.夫(qiàn)触角.(jiǎo)角.色(jué)畜.牧(xù)家畜.(chù)粘(粘贴)玷(玷污)帖(服帖)拈(拈轻怕重)峻(险峻)梭(梭子)皴(皴裂)悛(怙恶不悛)阈(阈值)阙(宫阙)阀(阀门)贮(贮存)伫(伫立)迄(迄今)讫(收讫)巢(巢穴)窠(窠臼)踝(脚踝)裸(裸体)皇(富丽堂皇)惶(惶然)遑(不遑)潢(装潢)混.沌(hùn)混.蛋(hún)调.动(diào)调.节(tiáo)涨.潮(zhǎng)涨.红了脸(zhàng)处.理(chǔ)住处.(chù)逾(逾越)愈(病愈)滥(泛滥)澜(波澜)稣(耶稣)酥(酥软)辐(辐射)幅(幅度)积累.(lěi)劳累.(lèi)5“辞”,赋的一种,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以调节音律。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和赋相似之处在于,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区别是,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重在抒情。《归去来兮辞》作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准备回家时所作,“归去来兮”就是“”的意思,“”都是语助词,没实在意义。作品分“”和“”两部分,“”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利用的时机是“”。“”则写出了他归田的决心、迷途知返的喜悦心情和隐居田园的乐趣,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与仕宦生活彻底决裂的情感,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与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为谋生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辞官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2.《滕王阁序》与王勃“序”,文体,是《滕王阁诗》的序文。本文原题作《滕王阁诗序》,又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它为“四六文”。这种文体在句式方面讲究排比、,在用词方面注重藻饰和,在音韵方面讲究平仄相对,声韵要求严格。全文紧扣题目,结构紧凑。第一段以“人杰地灵”四字为纲,对“洪府”的胜地、贤主、嘉宾、良宴进行了称赞;第二三段对滕王阁壮美秀丽的景色进行描写,展示了“秋日”“登滕王阁”所见到的一幅流光溢彩的秋景图。第四、五段由外景描写转到宴会盛况及作者所生发的人生感慨上,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第六七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全文层次井然,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王勃(649-676),初唐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的诗文俱佳,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已成为千古名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为初唐四杰。3.《逍遥游》与庄周《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就是悠游自得、无所依傍、无所凭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意思。“游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必修五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