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三历史专项训练五----数据型材料题(教师版)
高三历史专项训练五1高三历史专项训练--------数据型材料题(教师版)1.徽州少年林光翁,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翁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林父与林光翁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人物生产劳作其他活动外出活动休闲统计林父11310628.5117.5365林光鳍30832520365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②林光培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材料二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项目走亲戚往双岭往重山挖(背)竹往齐春挑茶往思口买杂货往清华买货往富村买货往江村打油往林村买小猪卖茶天数12.5l3142.52110.5材料三林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专项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经济作物(荼)其他总计劳动时间(天)62111624113百分比(%)55101421100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请回答:(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4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翁的生活状况。(4分)(3)在当时,林光翁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0分)1.(1)身份:自耕农。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间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答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可)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任选一种作答即可)2.阅读下面的材料: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甲组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上传下达,备皇蒂顾问乙组清朝《盛世滋生图》形象地反映了当代苏州物产富饶、工商繁荣、人文荟萃、景色秀丽的气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丙组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明清之际批判理学的新思想,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请回答:(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2分)(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6分)(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4分)2.(1)丙组。明清之际批判理学的新思想,虽然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但本高三历史专项训练五2质上还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2)甲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原因: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枢机构,无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乙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原因:图片材料只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3)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思想:理学和心学占据正统,批判理学的新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历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宦者列传材料二造纸术发展大事记公元大事记105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618~907年手工纸施胶与染色问世793车阿拉伯第一座手工纸作坊在巴格达建成。继而传遍欧洲各国:西班牙、西西里、意大利、法国、德国1637年《天工开物》栽入造纸术工艺1680年荷兰式打浆机发明1807年长网造纸机在法国问世1809年圆网造纸机在英国问世1840~1870年1840年德国首创用机械方法处理木材制浆造纸;1870年投入商业运行,生产首批磨木浆1854年英国首创利用氢氧化钠处理木材、制浆,称为苏迭法制浆1874年瑞典及德国开始采用亚硫酸盐法制浆1884车硫酸盐法制浆在德国问世1897阜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迭160m/分钟1920年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达320m/分钟1920年以后制浆造纸技术飞速发展,在此期间主要的技术成就有化学品回收技术,连续蒸煮,连续漂白,连续打浆,夹网造纸机等等。近代造纸机最高车速已达1500—2000m/分钟}卫生纸机车速已高迭2500m/分钟以上——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简史》,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材料三我国2004年机制纸总产量达4950万吨,高居世界主要产纸国家第二位,应该算是一个造纸大国,但是,绝不是造纸强国。……但人均依然只有42公斤,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的平均水平。……近年来,已有6000~7000家小型造纸厂宣告停产,大部分是由于未能妥善解决废水污染附近水域被勒令停产的;也有少数是基于产品质量和成本难以在市场上竞争而不得不停产。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还会不断发生。—钟香驹《从造纸术摇篮到造纸工业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纸术的改进、推广、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均产纸量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主要原因。(4分)(4)根据以上材料,从中国造纸术的兴衰发展中,你能够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4分)(1)主要原因:竹简、木简沉重,不便携带;帛昂贵,不利于推广。主要影响:使造纸的原料更加广泛,使纸的价格低廉,便于推广,推动了造纸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2)主要特点:从蔡伦改进造纸术到唐代,我国造纸技术领先于世界。明清以后,欧洲国家采用机器和化学技术造纸,使造纸技术大大改进;而我国造纸等技术开始落后。主要原因: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自然科学出现重大突破;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快了造纸技术的发展。明清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等政策阻碍了科技进步。(3)原因: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教育事业不够发达;造纸工艺还比较落后;小型造纸厂的关停等。(4)启示:造纸术源于中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是根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技术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法探究2——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高三历史专项训练五3供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切忌片面。方法探究3——利用三读法解答图表题(1)读图、表。图、表一般由标题、基本内容、注释等构成,标题规定着图、表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展示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内容,是答题的着眼点。因此,同学们在读图时应充分挖掘图表蕴涵的信息。(2)读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3)读设问,并将从图中提取的信息与设问相链接。解题对策根据图表图片型非选择题的特点,其解答步骤一般分为审设问、判变化、提信息、作答四步。透过现象看本质。第四步:精炼术语文字,准确完整作答。即把提取出的有效信息合理利用,形成语言准确、内容完整的答案,这是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体现。作答时要注意:一是依据设问要求,紧扣材料,高度概括,文字语言运用要精炼、准确,逻辑严谨,做到理性化、书面化和有序化;二是瞻前顾后,把要叙述的内容按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编写,使条理清晰;三是按照设问要求的知识或术语作答,切勿张冠李戴;四是答案要有创新性,尤其是在开放性试题中,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使答案具有新颖感;五是在论述性试题中要史论结合,以论统史,以史证论,使史与论相统一。最后,还要审试题的分值,多分多答,少分少答,这样既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又能节省考场上的宝贵时间。总之,在解答图表图片型非选择题时,既要遵循材料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要结合图表图片的特点适当变通,把一般规律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提高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专项训练五----数据型材料题(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