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历史总复习月考卷
共9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汉书•主父偃传》载:“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的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A.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的关系B.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C.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势力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4.下图是我国几个不同朝代的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与史实相符的是()A.图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符合历史时序B.图②中的皇权不如图①中的皇权尊崇C.图③中的皇权比图②的皇权更加分散D.图④所示朝代的政权由少数民族建立共9页5.各地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蝉鸣荔熟”“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传统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精耕细作的特点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6.《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到距今1150年前旅游,你可能()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途风光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①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当地劳动力缺乏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C.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共9页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12.历史探究是新课程学习中积极提倡的学习方法,某校一个历史兴趣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图制作一个展版,最能反映展版主题的是()西汉马踏匈奴石刻唐蕃会盟平定准噶尔图卷(部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纪念碑A.中国古代民族交往融合方式多样B.中原政权注重加强与蒙古族的交往C.中原汉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D.历代中央政府重视西北边疆的统一与稳固13.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处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4.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15.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依据有()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③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④首先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6.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共9页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17.“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18.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19.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20.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21.钱穆在《中西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下述观点的有()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9页23.世纪下半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在“三角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查尔斯顿返回欧洲(即“归程”)时携带的物品可能有()①枪支②小饰物③象牙④黄金⑤可可⑥烟草⑦茶叶⑧丝织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⑦⑧24.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25.“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26.2007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次信贷危机犹如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日前他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使很多人想起了70多年前的“大萧条”。为了克服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27.“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8.法国大革命处死了王国路易十六,那么处死国王的理论依据是()A.孟德斯鸠的思想B.伏尔泰的思想C.卢梭的思想D.康德的思想共9页29.右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30.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下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的有()①德国诗歌,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②德国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③英国小说,萧伯纳的《苹果车》④法国绘画,大卫的《马拉之死》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31.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_32.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33.“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这里的“圣代”是指()A.汉朝B.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总复习月考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