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高三政治学业水平考经济常识复习考纲2012
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1、识记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及其地位(P3-4)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产: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2、理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5)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3、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设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P9-10)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1、理解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21)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能够调动人们经济活动积极性的生产关系,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3、理解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4-28)实体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①劳动者的劳动(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②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③资本(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联结性要素:经营管理④经营管理(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⑤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表现①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②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③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4、运用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30)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5、运用GDP统计指标含义、意义和缺陷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33-35)含义:GD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意义: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GDP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能反映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GDP存在的缺陷:①无法统计人们必要闲暇生活中享受到愉悦和放松这其中的价值②无法统计日常生活中家政劳动③有损健康或福利的活动或行为统计其中等第三节“发展生产改善生活”6、识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P36)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7、理解发展生产(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满足人民需要)的关系(P38)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是密切联系着的。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第一节“倡导适度消费”1、根据特定情景,运用个人可支配收入公式进行运算(P42-43)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2、运用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53)两者密切联系。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二节“学会合理消费”3、识记消费结构的分类(P50-52)按照4个不同的划分角度: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4、理解恩格尔系数的意义(P52)用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根据特定情景,运用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运算(P52)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家庭消费总支出6、运用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表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53)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具体表现为:⑴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渐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⑵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⑶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⑷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⑸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第三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7、理解消费者的权利(P62-64)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其他:提出意见、举报;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等8、运用消费者维权主要途径的相关知识设计消费者维权的方案(P66-67)我国法律规定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优点:及时、方便、经济、有利于维持当事人之间友好关系缺点:无法律效力(该方法也是消费者通常最先采用的,国家法律鼓励使用的)(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性质: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任务: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解决争议的办法:调解优点: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少、免费(不是解决消费者争议的必经程序)(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调解制度,不具强制执行的效力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消费者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比较有利行政管理部门可行使的权力:行政处罚权(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优点:具法律效力,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不能就此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优点:最具权威的方式,缺点:时间、费用、精力等方面负担重(作为解决争议的最终途径)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第一节“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发展”1、理解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及其重要作用(P73-78)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业: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表现:①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工业:主导的作用①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②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③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①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2、理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P81)①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②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③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总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做打第三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3、运用正确对待择业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6-87)从客观现实和主观条件出发①既要考虑个人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②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③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4、运用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8)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第三节“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障”5、运用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方式的相关知识针对具体情境设计劳动者维权方案(P95-96)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的基础及地位基础:自愿、平等地位:协商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不是必经程序。调解的机构、方式、效力及其地位机构:本单位的调解委员会方式: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效力:不具有法律效力地位: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仲裁的机构、方式及其地位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方式:公断与裁决,一裁终裁地位: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及其使用的情况、要求诉讼使用的情况: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使用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第四课《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第一节“财政及其重要作用”1、理解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关系(P100)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有收才有支,多收才能多支,少收只能少支。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2、理解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辩证关系(P100)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财政收入是叶。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财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财力,再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3、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101-103)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⑴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⑵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⑶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⑷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而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第二节“税收的特征和意义”4、识记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P104-105)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基本特征:⑴强制性⑵无偿性⑶相对固定性5、理解我国税收的本质(P107)“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五课《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第一节“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1、识记我国实行纸币本位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P4)2、运用单利和复利的利率公式进行计算(不包括付息国债利率计算)(P6)单利:单利=本金×利率×年数复利:本利和=本金×(1+利率)年数第二节“银行及银行服务”3、运用中央银行性质、地位、职责和主要任务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P8-9)性质: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受国务院领导的国家行政机关地位: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是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职责):①政府的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经理国库,经营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对外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②发行的银行:代表国家统一发行人民币③银行的银行:服务对象仅仅是其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制定和执行货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学业水平考经济常识复习考纲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5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