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电气自动化专业剖析剖析材料
1XX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设置与定位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层次为大学专科,于2005年秋季开始招生,迄今已经连续5年招生,已毕业114人,现有在校生223人。本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新颖,与市场衔接紧密,很受用人单位好评,人才需求旺盛。分项目序号及名称1.1专业设置与定位说明:1.1.1专业名称规范、科学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为规范专业名称,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我院确定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命名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名称的内涵比较具体,具有科学性。1.1.2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高级技能型人才,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向定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结合社会需求及市场需要,不断与社会、企业及地方结合,及时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使用状况,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方面的探讨,广泛听取专业人员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投入,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业生产第一线电气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在我院“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竞争,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紧缺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我们针对地方特点设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适当地减少理论课程,增加与实践和设计有关的课程,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及自主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生持“双证书”比例为100%,持多证书的比例大于50%,毕业生起薪高,对口率高,大于85%;用人单位评价高,社会声誉好。1.1.3合作企业或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企业的行家担任,其他成员由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的工程师以及高校的专家担任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指导委员会针对安徽省及六安市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以电话联系、定期座谈研讨、讲座等工作方式进行,直接参与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实训方式献策献力,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始终能紧贴企业岗位群变化发展的需要。依据:1、专业设置申报材料(原申请报告、论证报告、专家论证报告、批文)2、2008年、2009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3、专业调研原始材料:调研方案(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时间、调查区域、调查问卷、调查人员),写出调查分析报告等。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省教育厅关于本专业设置的批复文件5、学校关于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6、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名单7、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纪要8、本专业近几年不同版本教学计划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分项目序号及名称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说明:1.2.1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学院整体发展规划我院已开展的“教学基本建设年”和“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学院后五年教学工作的八大工作任务和目标:包括进一步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等;并提出从2008年起学院将根据质量工程实施方案,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逐项进行建设投入,计划累计投入经费3850万元。本专业围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探索以专业和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加强质量监督与特色创新”等关键点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并确定了多项保障措施予以落实。1)师资队伍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3年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6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0人,聘用10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3年内,专业教师人数达到30人,高级职称达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专兼职教师人数比例为1:1。2)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3)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实践主导+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素养,开设职业教育、职业安全课程;推行实践主导课程教学;由参加工学结合后的学生带回来的信息与资料,建立典型工程案例库;建设2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院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3门,省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门;开发一批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配套的、能成为共享资源的优质教材、特色教材与课件,具有以能力为本位、项目化教学特色的教材2本、优质课件2门。4)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条件规划实验室规划:建设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计算机控制实验室,以满足实验教学所需的要求。实训实习基地规划:建成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五位一体功能的电气控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吸引2家以上企业入校共建实训基地电气控制技术中心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增至6家,其中以省内著名先进制造业企业为主的多层次、广泛、长期的紧密型校企深度合作实训基地2家。1.2.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1)师资队伍的建设3目前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总数达到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人,硕士以上学位2人,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除了专任教师之外,还陆续与电气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聘请相关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使毕业设计更贴近实用、贴近企业技术。鼓励老师在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有2位老师在读工程硕士学位,目前已进入毕业论文的答辩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要求老师多下实验室和工厂,进行有关的实习,通过老师的努力,双师型老师的比例不断提高。2)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根据专业设置和发展情况,聘请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提出“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始终把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作为文化育人的过程,通过浓厚的校园文化的熏陶、科学地课程体系的培养和多方位的素质拓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职业技能和良好素质的养成。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实践主导+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素养,开设职业教育、职业安全课程:大学生学习与就业指导教程、职业安全教育等;推行实践主导课程教学:电工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等;由参加工学结合后的学生带回来的信息与资料,建立典型工程案例例库;建设2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电工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通过“实践主导型课程”、“校企共建型课程”的建设,准备申报院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门: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准备开发一批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配套的、能成为共享资源的优质教材、特色教材与课件,具有以能力为本位、项目化教学特色的教材2本、优质课件2门。对09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认识,在实践性教学和综合实训方面加大了课时比重;增加了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普遍需要的课程,减少了基础理论课时,使教学计划更贴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建设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反映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规范,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4)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条件(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专业建设一样,涵盖了学院的办学思路与理念、领导的决策、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硬件投资基础、师资队伍素质、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众多因素。具有开拓创新的理念、注视着科学的定位、在不断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增强学院竞争力,提高社会对学院的影响的是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策略。围绕着一个总的目标,就是在学院教学改革的发展中,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我们自始至终地弘扬“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结奉献”的工作作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内部管理,借鉴先进的实验教育经验,采用先进的实验教学技术,注重特色的专业设置、强调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高、深入推进实用人才的培养,在学校经费的持助下各个实验室进行了建设与调整,经过几年来实验实训基地的初步建设,基本上已把本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个整体专业水平突出的、技术能力强大的、综合实力处于学院一流的产、学、研的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目前配置的实验室有: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计算机控制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能满足实验教学所需4的要求。(2)巩固并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教学基地建设是在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指导下,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社会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分步进行规范管理,按级负责,建立完善的校外教学基地管理体系。定期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规律特点,走出一条组织体系完备、规章制度严格有序、有利于学生实践、教科研和开展第二课堂收获较大的路子来。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实际知识,充实并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为他们就业创造了基本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同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也为本专业的科研工作展开辟了一条厂校相结合的较为理想的通道。1.2.3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程,机电工程系针对市场需求实际,经过详细的调研分析,决定把相关专业如:供用电、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课程进行适度调整,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协调,辐射并带动这些专业的发展,拓宽相关专业的就业渠道。依据:1、电气自动化技术实验室发展规划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近年工作总结:2006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2007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2008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1.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项目序号及名称1.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1.3.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本专业培养既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又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并具备从事工业生产第一线电气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工作等良好的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3.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要求:1)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1)具有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并具有熟练的电工操作技能;(2)具有对常用的电机进行性能测试、控制维护的能力;(3)具有正确选用、安装、调试、维护电力电子装置的能力;(4)具有对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供配电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5)具有熟练的PLC应用能力;(6)具有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在本专业的一般应用能力;(7)能借助工具书阅译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技术资料能力;(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9)具有良好的
本文标题:电气自动化专业剖析剖析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