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
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以广东医学院为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班级:08级医疗保险7班姓名:张裕海2010年5月12日廣東醫學院1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以广东医学院为例【摘要】伴随着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致力于构建和谐校园。社科课堂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做人处世素养熏陶的有效方式。因此,加强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改善社科课堂教育便成了当前高校社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关键词】社科课堂高校和谐校园学生1高校社科课堂教育的现状自从高校教育改革以来,应教育部部署要求,社科课堂教育成了各高校的指定选修课。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社科课堂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尽管在不断地探索中略有改进,但也只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互动环节的点缀,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社科课堂教育的偏差。据了解,广东医学院开展的社科课堂教育课程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了解高校社科课堂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侧面来表现,就此我们对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在校本科生社科课堂的反应作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社科课堂的逃课率达25%以上,比其它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公共课高出8~13个百分点。而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堂学习其它科目的学生超过六成,玩手机、看课外书的比例达到22.52%,而认真听课的只有8.37%。也就是说,当前高校的社科课堂教育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学生处于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之中,心不在焉。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的学生对社科课堂教育缺乏兴趣,也可以看出社科课堂本身的枯燥。据广东医学院社科部老师反映,当前的社科课堂教育气氛较为沉闷,尽管老师适当的增加了互动环节,但仍然无济于事,传统的教育模型已经使高校的社科课堂教育陷入了瘫痪。2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探讨的必要性2.1传统模式弊病暴露,课堂气氛沉闷有加传统的教育模型(如图2—1所示)是一个三角形架构,以教师为主导,老2师充当着课堂的主角色,支配着整个课堂,对学生是牵引[1]。由于旧教育沿袭了几千年教父式灌输的传统,学生只是附属于课堂,是老师操控课堂作用的靶点。在这个三角架构中,学生是老师和课堂剪刀差交汇处的附着点,问题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对课堂是绝对的操控,学生只能附属于课堂(当然这是相对应于课堂教育而言,不涉及生活的其他方面),在社科课堂教育中,这个剪刀差的交汇点却又因师生间的距离而无法很好的均衡聚焦到学生这一点上。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模型是一个斜三角的结构,这一结构模式反映到以社会人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科课堂上就更不容乐观了。注:图形资料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社科课堂教育建设的反思》,2009.3.社科课堂教育需要的是一种哲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结合,传统模式自身自身弊病暴露的固有弱点使得课堂的气氛难以活跃起来,社科课堂教育的质量自然就难以保障了。因此,倡导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变成了高校社科课堂教育的严峻考验。2.2回答钱学森之问,培育探索性人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对中国的教育作了深刻而有实际意义的批判。目前高校的社科课堂教育与社会科学的探索严重的脱节,钱老的发问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反思。怎么说呢?当前的教育模式决定了当前的教育是以授为主,实行教父式灌输教育[2]。所谓的教父式教育,是指老师培养学生就像父亲教养孩子一样,只是一味的灌输教训,学生只有俯首恭听,根本就忽略了独立的思考。也就是说,当前高校社科课堂中老师是个饲养员,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如何的去探索知识的源泉。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是老师的错,而是当前社科课堂教育模型的偏颇。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就是钱老的所谓的“模仿秀”。亦即是说,这不是创新性探索性的人才,而是对古人经验的重复,或者是对老师言语老师学生课堂教育图2—1灌输式教与学附着与附属操控3的转述。问题的根源正出于当前的社科课堂教育模型的固有弱点。所以,纠正当前社科课堂教育模型的偏差,是培养探索型人才,实现社科课堂教育边际效用最大化的关键。2.3振兴社科教育,规范“十二五”课程规划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32.74%的学生反映当前的社科课堂教育就像“念经”一样,不知所云。这就从侧面表现了高校学生对社科课堂教育缺乏兴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教育模型没有关注到学生真正的体会和需要,或者说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这就意味着当前的社科课堂教育是失败的,没有达到开设普及该课程的目的。而与此同时,全社会呼吁人才强国,振兴教育。社会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社会的基础。面对“十二五”规划全方位多层次的竞争,落后的社科课堂教育模式与日益增长的人文社会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教育、教研、教改一直停滞不前。社会科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环节,脱离了这一环节也就谈不上科学研究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社科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振兴社科教育,规范“十二五”课程规划,构建合理的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是很有必要的。2.4民族复兴,社科先行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凡是太平盛世,社会科学文化都是较为活跃的。中外专家学者研究表明,社科工作对社会的进步是极为有利的。怎么说呢?社会科学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社会精神,练就的是社会哲学思维,这种思维结合在社会应用逻辑学的层面上,那就表现为强大的社会推动力[3]。当前社科课堂教育的弊端已经使整个社科课堂教育陷入了僵局,大多数高校的社科课堂教育成了例行公事或者应负教育部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高校学生认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失败的,老师不重视,学生不关注讲故事一般,未能达到激发社会科学思维、灵感的效果。也就是说,当前的社科课堂教育未能为高校学生的哲学思维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和陶冶。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模仿秀式的创造,这种教育模型培养出来的科学思维就是缺乏自主的思考,但是对现成的产品却特别的感冒。怎么说呢?在他们的社科课堂教育中,由于老师和学生的特定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灌喂。也就是说,学生形成的只是一种引发式的思维,而不是生发式。这直接形成其他4科学探索的思维定势,看到别人的发明才能引发出自己的灵感,缺乏了自己生发的创新灵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人的仿制能力很强[4]。现在我们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给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重担落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上,说到底就是对社科课堂教育的挑战。改变社科课堂教育模式,探讨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便成了势必先行的重要任务。3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探讨的思路3.1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贴近教育实际目的对于社科课堂教育性模型的描述,国内外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是很多的观点都是针对如何的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大多数都是注重培养的结果,往往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目标,当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社科课堂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培养的是其它学科的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论。这就是说,社科课堂教育模型和其它具体学科的教育模型是不完全相同的[5]。探索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思路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亦即是说,社科课堂教育模型的探索可以传统的模型或者其它的教育模型中吸取那些直接的、非直接延伸的靠近社科课堂教育边际线的精华,博采众长,然后再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目标以及社科课堂教育自身特性进行适应性改革和创新。这是探讨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最基本的思路。3.2关注现状,对症下药,把学生引为课堂教育的主体进行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不能忽略老师、学生、课堂三者的关系。有传统的模型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模型中,学生的立足点是错位的。也就是说,造成当前社科课堂教育模型偏颇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色。社科课堂是一门比较活跃的课堂,也是一种以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探讨为主的课堂,因此社科课堂教育应该应该把学生因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思路应该关注现状,对症下药,把学生引为课堂教育的主体。3.3注重目标,培育英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科课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的科学思维,而不是交给学生多少的知识。老师对课堂是辅导的作用,而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中,5老师对学生应该是引导的作用。而针对现在80后、90后这年轻的一代,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思路必须从现实的社会目标出发,关注80后、90后的成长成才。由于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现在的高校学生吃过的苦头相对较少。也就是说,他们为生活的奔波操劳也较少,这就意味着这年轻的一代缺乏的是社会实践。据广东医学院学生就业中心的老师反映,当前很多的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暴露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社科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做人与处世的课堂。因此,当前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着眼点应该注重目标,培育英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搞笑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探索不可忽视的新思路。4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模式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社科课堂教育的现状,剖析探讨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必要性,对弊病丛生的就课堂教育模型进行完善和改进。结合高校社科课堂教育的目标和模型构建的相关思路,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如图4—1所示)应该是个四位一体的模型。在新模型中,老师从教学的主导地位中退出来,把学生因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育仍然不变,加入互动的环节,而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实践这一块,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是引导的作用,同时作为课堂的辅助配角由教父转为指路人。课堂教育模型一分为二,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所说的实践既包括课堂实践,又包括社会实践,但值得指出的是,实践应该与理论知识同步进行,同步检验。也就是说,理论课和实践课不能脱离开来,因为这时学生已经是课堂教育的主体了,应该更多的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这不是在传统模型上的简单添加。65结语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高等教育一度的注重数量而轻视了质量。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给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拉开,社科课堂教育是培养社会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展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改善社科课堂教育质量,将很大程度上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参考文献:[1]朱明德:《传统教育的弊端与教科文改革》,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3月,第33页;[2]毛正中:《浅谈高等教育课堂建设现状》,中国教育网;[3]卢宗成:《我看明日的人文景观》,花城出版社,2008年7月,第128页;[4]孔庆东:《为何中国老是被控侵犯知识产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52页;[5]何卫东:《教育模式的优化》,远东出版社,2007年5月,第48页。学生老师理论课堂实践课堂辅助授教指引引导支配辅助授教支配互相巩固、互为指导图4—1
本文标题:高校社科课堂教育新模型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