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高等教育学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若干支出行为的解释
高等教育学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若干支出行为的解释王守军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内容提要】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我国高校支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高校支出行为受到包括高校管理者在内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利益结构影响学校的行动选择,从而形成学校支出特征。进一步说,我国高校支出行为的改进应该从调整高校所面临的利益结构开始,使各利益相关者更为关注高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校/支出/成本动因/组织行为/利益相关者【作者简介】王守军,清华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北京100084)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8)05-0093-08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这些变化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联系到生均投入、高校银行贷款和非学术支出等问题时,社会各方面对于高校支出行为存在着不少质疑和批评。高校支出的总量、水平和结构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学校资源在诸多职能上的配置以及配置效率。近年来,我国高校支出在总量意义上、平均意义上和结构意义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从平均意义上看,随着1999年以来的扩招,全国高校的生均支出特别是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出现多年普遍的、连续的下降,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从总量意义上看,高校银行贷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推动着高校赤字的发展,甚至个别学校存在债务风险和危机,引发了对高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从结构意义上看,高校支出结构中的非学术支出稳固存在,消耗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引发了关于高校是否能够持续改进效率的关注。很显然,我国高校支出的这些行为特征与普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期望之间存在着偏差,那么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高校会如何花钱,或者高校会选择什么样的支出行为?对于这一问题,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有不少文献,归纳一下有下面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高校就是企业”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高校对支出行为的选择与一般的企业是一样的,受到高校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这类观点服从于经济学范式,它将高校看作一个函数或者一组函数,而高校应该追求价值最大化。罗思柴尔德和怀特曾通过严格的经济学假设,说明高校与学生之间可以在教育市场中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达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①。至于支出,是高校作为企业对规模、质量选择的结果,是最大化价值行为的结果。一些研究者分析了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for-profitorganization)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之间的相似和差别,但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除了目的不同,其所使用的手段基本相同。马西指出,赢利性组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追求收入与成本之间差异的最大化(利润);二是考虑适用的技术、人的因素和规则(生产可能性);三是受投入和产出市场的约束(供求曲线);四是将利润看作积累基金,或资助发展或作为红利支付给股东及偿付债券。相比之下,非赢利性组织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追求贡献给社会的价值的最大化(效用);二是考虑适用的技术、人的因素和规则(生产可能性);三是受投入和产出市场的约束(供求曲线);四是保持长期收入和支出按平均数计算的实际价值的平衡(资金约束);五是禁止将盈余私自分配给股东。马西的分析表明,赢利性组织与非赢利性组织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追求最大的利润,后者追求最大的效用②,而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别。在这种范式下,经济学观点中对高校的假设过于简单,特别是假设高校会自觉地最大化利益,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差别太大。严格的假设条件影响了这些研究的解释力。比如:如果将高校所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具体化为“某一质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最低”,高校对成本的选择就应该符合规模经济规律。尽管很多研究证实了在高等教育中规模经济的存在,但是我国高校在确定自身规模时多大程度上考虑了规模经济的因素呢?2.“高校经济结构具有特殊性”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高校与企业相比存在差别,高校行为不同于一般企业。美国经济学家温斯顿对于教育经济研究中普遍地将高等教育当作一般市场进行研究的做法感到不满。他认为,尽管将高校看作在教育市场中向学生(顾客)销售教育服务的看法相当普遍,但高校还是与营利性组织存在区别的。他认为高等教育经济结构独特的特点和环境有如下六个特征③。(1)非分配约束。这一特征在最低程度上,会限制非营利企业的市场接管者——因而没有间接的竞争力量可以像接管市场那样运作。(2)管理动机的特征,因为存在非分配约束和企业的慈善目标,非营利企业的管理者比起营利性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似乎缺乏明确的激励结构。在非营利企业中非分配约束使得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简单的替代目标。(3)大学是“捐赠——商业型”非营利组织,非营利高校的收入来源往往由慈善捐赠和销售收入共同来支持。高校可以通过以远远低于其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来补贴其顾客。这种持续的成本与价格的分离——一所高校连续补贴其顾客的能力——肯定是高等教育的经济特征,对于公立的大学和私立的大学来说都是如此。(4)信息不对称。这些市场被称为“信任市场”,是因为他们的顾客易受欺骗性供给的侵害。(5)消费者投入的技术特征。高等教育过程中学校要从学生(消费者)那里购得投入要素,任何一个学生从所在学校得到教育的质量依赖于他(她)的同学的质量。因此,大学就有强烈的动机来关心、控制或影响将教育服务卖给谁,而我们熟悉的微观经济学的无差别/同质产品模型就不再适用了。(6)市场存在着分层。高等教育经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在学校间管理能力的差别、运气的差别、地理位置的差别以及想象力的差别都会被捐赠财富的差别所压倒,后者会变成价格、成本和质量的差别。在分层市场中竞争主要在相似学校所组成的同一层级、同一集团或同一群体中展开,在不同的集团中竞争也将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观点虽然认为高校不同于企业,但是还是将高校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进行分析,只不过更为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这个市场中的组织具有特殊性、提供的服务具有特殊性、市场存在着分层的特殊性。但是,我们无法利用这些观点对我国高校所呈现的支出特征进行解释,很难按照这一思路展开推理。3.“成本的收入决定论”观点关于高等教育的成本规律,美国教育经济学家鲍温在《高等教育的成本》一书中提出,决定教育费用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因素是社会因素,这里的社会因素是指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集团,社会重视高等教育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就会加大,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下降时,投入就会减少。社会因素决定着教育费用长期内的变化,他认为高等教育尽管特殊但并没有脱离一般商品的特性,其支出水平是由市场上的供求所决定的。二是个体因素,即大学自身可以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虽然教育费用的总额由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决定,当各大学在费用决定方面也有一定的自由度。鲍温指出,通过各大学自主决定的费用分析来研究短期教育费用较为有效。他通过实证的数据说明,社会性的长期决定因素以及各大学自主的短期决定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教育费用的整体支出。鲍温认为,与各大学自主的因素相比,社会性的因素在教育费用决定中起支配性的作用。④从微观的角度讲,大学的成本是由学校可能获得的收入量来决定的。关于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的成本行为,鲍温曾提出“成本的收入决定论”,他认为一所大学生均教育成本只由其收入中用于教育目的的总收入(不含科研经费等非教育收入)决定。学校注册人数一旦确定,生均成本就是学校教育总收入的一定比例。鲍温提出以下高等教育成本“定律”,来描述高校动机和行为的特征:(1)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目标是教育卓越、学校声望和学校的影响;(2)在追求卓越、声望和影响的过程中,高校为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所可能消耗的经费,实际上没有上限;(3)每所高校都会竭尽全力募集经费,没有学校承认经费充足;(4)所有高校都会花尽其所获得的每一分经费(捐赠与基金也为学校增加收入);(5)以上四条定律的总效果是,学校生均成本倾向于永远增长。⑤有研究者评论道,“鲍温以他的收入成本理论来说明这类变化,这个理论陈述说,机构会尽可能地筹措所有资金(例如:有很多有钱校友捐款的机构,继续吸引有钱家庭的小孩),而且支出所有所筹措的资金。换言之,高等教育机构可能是刻意地或者是有使命地运用所募得的资金,但这些资金的使用成效往往如同在工业制造的货品一样,难以立刻见到投入资金的教育效果。”⑥鲍温的“成本的收入决定论”对高校成本水平和成本总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鲍温的平均成本倾向与永远增长的结论是建立在学校注册人数确定的基础上的,但事实上存在着高校主动地或被动地调整自身规模的现象,因此,将规模选择纳入高校成本行为研究是必然的。那么,我国高校是如何选择规模从而选择平均成本的呢?二是,既然成本最终取决于收入,那么“收入”是“实际的”收入还是“预期的”收入,还是“可能的”收入?在软预算约束下如果收入是弹性的,那么支出会出现什么样的规律呢?4.“社会契约影响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高校对支出行为的选择受到社会契约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契约”关系,它始终将高校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满足社会需求,政府作为公众的代表,采取诸如财政资助来支持这些公共机构。但是,随着各方面形势的变化,这种契约会发生变化,而社会契约的变化会对高校行为造成影响,比如,对于高校举债的问题,金子元久认为,由于新的社会契约的形成,政府拨款已经无法为高等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因而高等教育出现借贷是自然的现象。一些研究者还通过对美国公立高校与社会契约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美国公立大学是一个社会机构,由公共需要、公共政策和公共投资所共同创建和塑造,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服务。为社会和公民责任服务是美国高等教育独特又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些社会机构就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随社会需要和期望的变化,公立大学也必然随之变化。⑦关于大学,法律等正式规则、社会期望以及大学本身都认为大学应该是肩负社会公共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同样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作为正式的社会契约,都确定了高等学校的性质,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在社会契约中,公立高等学校是应该以社会公益和公共利益为自身宗旨的。社会契约影响论是很有意义的观点,但是社会契约的变迁是如何影响高校支出行为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上述观点都为我们研究我国高校的支出行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但是我们感到这些研究又无法直接解释我国高校支出行为选择,而且我们发现上述观点之间存在着差异、冲突甚至范式不同,有些观点假设条件太多、离现实太远,无法有力的解释我们面对的问题,甚至有一些观点,背离我国的现实,可能导致错误的政策方向。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为统一、更为针对性的解释模型。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启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组织本身也是由拥有各种不同利益和期望的人组成的,每个人的利益和期望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利益相关者,按照一些研究者的定义,是在一家组织中拥有一种或多种权益的个人或群体,是“企业能够通过行动、决策、政策或目标而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反过来说,“这些个人和群体也能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做法或目标。”权益可以有多种形式,可能是所有权或者股份,可能是某种利益,也可能是某种权利。不同的组织,其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也是各不相同的。重要的是,对于组织有哪些利益相关者这一问题,“管理部门不应该把其利益相关者只理解为那些在企业中拥有某一权益的群体,还应该把那些自以为在企业中拥有某一权益的群体也视作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契约确立和履行来实现的。美国学者多纳德逊和邓非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遵循的所有契约形式总称为综合性社会契约,进而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他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学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我国高校若干支出行为的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