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三河流专题复习(两课时)[日期:2012-07-12]来源:丽泽中学作者:李雁[字体:大中小]高三河流专题复习(两课时)一、教学时间:2011年10月17日二、教学目标:1、结合已学知识和运用相关图片,判断认识河流,使旧知得到复习巩固。2、通过分析河流的特征及成因,认识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和典型例题的解析,认识河流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密切关系及对人类影响的利与弊,感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而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时遵循“因河制宜”的思想,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三、教学重点:1、河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2、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河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学难点: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引课展示表格:近三年高考河流知识考点分布、题型及赋分阅读材料,得出结论:河流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PPT展示下发学案材料认识河流知识的重要性。一、河流的判断1、读四条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示意图。提出问题:(1)指出这四条河流名称。(2)说出判别河流的理由?2、回忆世界主要河流分布位置及概况。读图、思考回答展示四条河流通过具体问题巩固判断河流的方法,以加强对主要河流的认识。归纳除了通过河流形状来判断河流外、还可以通过其经过的经纬度、河流流经的重要地形区、流入的海湾、甚至气候、自然带等来判别。二、河流的特征1、水系特征读:海南岛的水系、塔里木盆地水系形状分布及我国东部地区河网示意图。提出问题:1、河流的水系特征通常从哪些方面分析?2、描述海南岛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水系分布特征、河网密度并解释原因。3、我国东部地区河网最稠密的是什么地形区?为什么?4、这些水系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1、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水系形态等。2、海南岛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塔里木盆地中低周高,水系呈向心状;海南岛降水较多,所以河网密度大。3、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流分汊和交叉发育。4、水系特征主要受降水和地势影响。PPT展示下发学案材料通过问题串,联系旧知,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建构河流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知识体系。过渡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受降水、地形影响。降水、地形因素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流量、水系形态、流域面积和河网密度等特征。归纳地势高低中高周低——放射状水系中低周高——向心状水系倾斜地形——扇形、对称、并流等水系分水岭的位置——流域面积和河网密度河流流向——从高到低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过渡河流特征除了包括水系特征外,还包括水文特征,下面我们来复习河流的水文特征。2、水文特征提问:1、河流的水文特征通常从哪些方面分析?2、形成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链接高考习题(见附件1)思考,回答:1、河流水文特征指径流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2、影响因素:气候、地形、植被等展示有关图片和资料培养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语言表述的能力总结流速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与地形落差成正比补给来水多和流域面积广则流量大坡度陡、降水强、土质松和植被少则含沙量大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流量的季节变化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过渡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河流的特征深受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体现了流域的整体性。三、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问: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思考,回答:对调节气候(减小温差、增加降水)、塑造地貌及改变入海口盐度等产生影响。展示有关图片和资料培养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1、读“河流沿岸地貌示意图”,简述不同河段对地貌产生的具体影响。2、读“河流入海口等盐度线图”,说明河流对入海口处盐度的影响。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小结——流水切割侵蚀作用为主→峡谷地形——搬运作用为主——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冲积平原、三角洲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不同河段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练习例题2:图中ABC河段与甲、乙、丙三幅图组合正确的是()A、a----丙B、b----甲C、c----甲D、c----乙过渡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同时河流又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四、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问:1、河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2、例题3(见附件2)3、例题4(见附件3)思考,回答: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等展示有关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渡河流人类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与人口分布旅游活动……影响促进经济制约经济从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河流对人类经济活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河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灾害,。小结四、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那么河流的水文灾害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起着制约的作用。例题4: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回答:①(来水多)——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②(跑水少)——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无处装)——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下降;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抬高。展示有关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能力过渡既然河流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河流时,要因河制宜,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五、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水源、水运、水能、水景(旅游景观)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下发学案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2、例题5(见附件4)3、以典型习题为例,带领学生明确答题步骤:①读懂题意(明确问什么)②看清图示(提取有效信息)③注意联系(调动和运用知识)④准确表述(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问题)4、强调并小结航运能力与航运价值的区别与联系(见附件5)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地理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过渡不同地区河流或不同河段的自然背景不同,决定了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的地域差异。习题DE例题6:说出A—C河段与D—E河段在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别,并解释原因.小结地形气候山区平原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发电、旅游航运灌溉开发利用的地域差异性结束语河流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河流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河流时,要注意河流的地域差异,要遵循因河制宜的原则,这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达到人地和谐发展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设计意图概况促进经济制约经济(水运、水能、水源、水景)河流人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与人口分布旅游活动……影响开发利用自然背景(地形、气候等)地域差异治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影响产物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高三河流专题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