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高级会计人员培训讲座
云南大学2011中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讲授内容:第一讲预算会计及其研究现状第二讲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及演变第三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现状第四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构想第一讲预算会计及其研究现状一、预算会计概述1.会计主体分析1)会计主体的含义: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是会计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会计准则中属于会计假设的范畴。2)会计主体的功用: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会计假设,是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二是会计意义上行业分类的标准,区别不同会计规范体系的。3)预算会计主体类型:预算会计分三类预算机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4)不同会计主体的比较: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2005年实施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2.会计职能:核算和监督3.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作用:引导会计运行。2)会计目标的研究历史:1938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原则说明》(Astatementofaccountingprinciples)就对会计目标进行了研究;1970原则委员会第4号意见书(APBOpinion4);1973特鲁布拉德委员会报告。3)当前的情况: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不尽相同的观点(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决策有用关和受托责任观),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决策有用观,即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1)会计信息的作用:制定经济决策(考核责任)(2)哪些人需要会计信息:利益相关人,但SFAC主要涉及股东和债权人。(委托人)(3)会计信息应当包括的内容:盈利能力、会计责任(责任履行情况)(4)会计信息应当具备哪些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5)会计信息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来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人:各种会计报表。虽然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献,但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当前仍然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预算会计研究现状1)理论界十分重视会计的研究工作,因为通过理论研究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2)现在选题已经十分困难,不仅每年研究生选题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学者因此还认为研究生不用写论文了,只要扎扎实实的学习三年的理论),老师们在选题方面也遇到了无题可选的情况。3)尽管如此,选择预算会计研究的人员还十分少见。国内比较有名的研究人员主要有王雍君(人大)、赵建勇(上财)、李建发(厦大),云南会计学术界研究的也不多。产出的成果也不多,从1979年至今,发表的论文仅仅534篇(同期会计论文,141441),硕士论文1篇(2005年暨南大学,同期会计2671),博士论文0篇(同期会计158篇),重要会议论文1篇(同期会计1355篇)。4)2004年全国会计教授会年会上举办了一个论坛,我也参加了,去的人不多。当时财政部会计司人员介绍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制定情况。第二讲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及演变1.构成演变1)1998年前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即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组成。2)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拆为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总体来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单位性质、经济业务内容、财务管理要求、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其各自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3)目前: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组成2.管理体制演变2.管理体制演变1)1998年前:均归历来负责管理预算会计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预算司)管理2)1998年后: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预算司事业单位:会计司(管理企业会计,似乎有管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3.存在问题3.存在问题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离,以及目前不少事业单位日益走向市场,在资金上与财政逐渐脱勾,实行自负盈亏,但与此同时,行政单位与财政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与其附属单位逐渐脱勾,这一现实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并由此引出了关于事业单位定位的争论: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论:事业单位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与行政单位会计一起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古今中外,会计历来分成盈利性会计即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会计即非盈利组织会计或称预算会计两大类,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足以让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另外,如果将事业单位会计从预算会计体系中分离出去,这会打乱中国多年来精心建立起来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2)企事业单位会计论:事业单位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而应与企业会计一起合称企事业单位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根据党中央提出的“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减员增效,减拨经费,3年到位”,(注:黄明锦:《关于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预算管理与会计》,1999,4:22-23。)以及事业单位也需要“自负盈亏”(注: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指标将越来越重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将逐渐从以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主转向全面核算事业单位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主,企业会计中的诸多一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收入实现原则等也将越来越多地可以适用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将逐渐向企业会计靠拢,而不是向预算会计靠拢。3)事业单位会计论:事业单位会计既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也不应归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而应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即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或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或非盈利组织会计)应成三足鼎立之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事业单位以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区别于企业,又以其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而区别于政府。由此,事业单位会计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结余而不是利润,是净资产而不是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也需要采用资本保持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另外,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行业,例如高等学校、中小学、科研院所、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广播电台、电视台、体育馆等等。事业单位行业之多及其情况的复杂性不亚于企业。中国1997年制定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统一规范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应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殊性的需要。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现状1.发展曲折成绩显著2.问题明显亟待创新1.发展曲折成绩显著1)发展曲折:一五及之前:1952年12月颁布的两个制度奠定了新中国预算会计体系和方法的奠基石大跃进期间:片面强调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先破后立的理念下,已经建立的算会计体系和方法的奠基石文革前:1965年颁布《预算会计改革工作要点》使受到冲击的预算会计工作得到恢复文革期间:与其他很多工作一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革之后:预算会计工作开始恢复,并逐渐走上正轨2)成绩显著规范体系日趋健全:1996:预算会计改革要点1997: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05: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基本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涵盖所有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会计力量日趋强大会计人员规模庞大:2003:预算会计人员130万人,约占整个会计人员1/3.2006:累计办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0001530人,其中云南271471人(扣除非从业人员后,预算会计人员约1/3)2009:全国现有会计人员1350万人(2009年10月9日谢旭人在国家会计学院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披露,按比例计算,预算会计人员也增加了)会计人员水平提高:一大批会计工作人员通过考试获得了各级会计任职资格(初级243万人、中级122万人,高级8万多人)会计工作手段提升:会计电算化及其他会计工作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2.问题明显亟待创新1)问题明显适用范围过窄:适应面不够广泛。会计目标单一:仅仅满足于预算管理的需要会计基础欠妥:采用收付实现限财务报告不全:没有考虑非政府会计信息使用人的需要揭示的信息不全面报告体系不完善2)亟待创新会计环境发生变化:预算管理制度会计信息使用人会计主体发生变化:类型多样化与企业界限模糊化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构想1.明确会计主体,全面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2.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反映企业债权债务
本文标题:高级会计人员培训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7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