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三物理考前热身综合题(23)
高三物理考前热身综合题I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1.在电能的输送中,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则在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A.与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B.与输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正比C.与输电线上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D.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答案:D2.A、B两个弹簧振子,A的固有频率为f,B的固有频率为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f的策动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则A.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B.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C.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D.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f答案:B3.将一条形磁铁全部插入闭合线圈中,若第一次全部插入时间为0.2s,第二次全部插入时间为1s,则将条形磁铁第一次插入和第二次插入时线圈单位时间内发热量之比为:()A.5:1B.1:5C.25:1D.1:1.答案:C4.家用电话机不摘机(不通话)时,测该机两条电话线两端的电压约为36V,摘机(通话)时,测电话线两端的电压约为6V,此时通过电话机的电流为15mA,若将电话机从电话线两端取下来,换接上小灯泡(2.5V,0.5W),小灯泡几乎不发光,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面推断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电阻太大,约2kΩ,所以小灯泡几乎不发光B.给电话机供电的电源的电动势太小,远小于2.5VC.电话机的电阻约10ΩD.给电话机供电的电源的内阻约2kΩ答案:D5.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S1和S2的夹角为θ,在跟两个平面镜垂直的平面内有一条光线射到镜S1上,经过两个镜面反射以后出射光线为CD.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将两个平面镜同时以O为轴转过一个很小的α角,这时的出射光线为C′D′,则CD和C′D′的关系为A.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αB.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2α;C.光线CD和C′D′的夹角为4αD.光线CD和C′D′相互平行.答案:D6.对放射性元素放出射线的讨论,正确的是:A.每一种放射性元素,都放出α、β、射线;B.α射线速度很大,接近光速;C.射线是光子流,贯穿本领最强,电离作用最小;D.β射线是电子流,贯穿本领最强,但电离作用很弱.答案:C7.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答案:D8.一列振幅为5cm的简谐波x轴传播,质点P、Q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相距0.6m.t=0时刻质点P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质点Q刚好到达正最大位移处.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20m/s,波长大于0.5m,则A.此波的波长一定是2.4mB.此波的频率一定是150HzC.经过1/4周期,PQ间所有质点通过的路程一定都是5cmD.经过1/4周期,P点的位移一定是5cm答案:D9.有一自由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碰撞,使氢原子被激发而发光,则该电子的最小动能应该是A.13.6eVB.10.2eVC.12.09eVD.3.4eV答案:B10.一艘原来在围绕地球的圆周轨道上运行的飞船,若加速后能够与绕地球运动的另一个圆周轨道上的空间站对接,则飞船一定是A.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从同一轨道上加速D.从任意轨道上加速答案:A11.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使线圈的转速加倍,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A.400V,0.02sB.200V,0.02sC.400V,0.08sD.200V,0.08s答案:B12.前段时间,伊朗及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双方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ABCD0PQ0.6mxy/Vt/10-2s0100-100246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Pu23994,这种Pu23994可由U23992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A.2B.239C.3D.1答案:A13.四个同学分别画出四个质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或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不管四个质点如何运动,但可以肯定已画错..的是ABCD答案:D14.一个单摆从甲地挪到乙地,发现振动变慢了,为了调节到原来的快慢程度,以下分析和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因为g甲g乙,所以应缩短摆长B.因为g甲g乙,所为应加大摆长C.因为g甲g乙,所以应缩短摆长D.因为g甲g乙,所以应加大摆长答案:A15.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答案:BII卷二、多选题16.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εA、εB之间的关系为A.EA=EBB.EAEBC.εA=εBD.εAεB答案:AD17.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甲、乙两图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果波长大于1.5m,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为A.30m/sB.15m/sC.10m/sD.6m/s答案:AC18.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不稳定而自发地进行衰变B.放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释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C.放射线中有带负电的粒子,表明原子核内有负电荷D.放射线中带正电的粒子由卢瑟福首先确定是氦原子核答案:ABD19.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整个斜面置于方向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强度为B,如图所示。若带电小球下滑后某时刻对斜面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加速度增大,而速度也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D.则小球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当小球对斜面压力为零时的速率为mgcosθ/Bq答案:ABD20.重为G1的光滑球放在墙脚,球的右侧跟一个重为G2的、光滑的斜面体相挨,如图所示,一个向左的水平力F作用在斜面体上,使球与斜面体都处于静止,且球与竖直墙和水平地面相接触。则有A.如果撤去水平力F,斜面体不可能处于静止;B.当水平力F减小时,球对地面的压力增加;C.球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小于G1;3-300.10.2t/sy/cm甲3-300.10.2t/sy/cm乙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等于G2.答案:BC21.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率v垂直磁感线射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相当于一环形电流,则A.环形电流的电流强度跟q成正比B.环形电流的电流强度跟v成正比C.环形电流的电流强度跟B成正比D.环形电流的电流强度跟m成反比答案:CD22.在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A.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B.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正功.C.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D.把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电场力作正功.答案:AD23.某同学用50牛的水平推力去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牛的桌子时,结果没有推动,则()A.推力小于摩擦力,因为没有推动桌子B.推力等于摩擦力C.桌子只受摩擦力作用D.桌子处于平衡状态答案:BD朗姿女装lancygroup.org灵域manwen.org(QQ网名)lovefou.com丽江团购网tuan.ljdiy.com真秋水伊人qiushuiyiren.net三、计算题易链24.电阻R1、R2和电池组甲的U-I图象如图所示,R2、R2分别与电池组甲接通时消耗的功率为P1、P2。(1)若R1、R2阻值增大使电流减小,导致它们消耗的功率变为P1ˊ、P2ˊ。设ΔP1=P1ˊ-P1,ΔP2=P2ˊ-P2,试分别分析ΔP1和ΔP2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若R1、R2阻值仍如图8-28所示,使它们分别与另一电池组乙接通,这时它们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P2″,其中P1″=P1,P2″<P2。求电池组乙的电动势及内电阻。答案:(1)ΔP1=1.5-1.5(I1-3)2;ΔP2=1.5-1.5(I2-3)2;(2)3V<E<9V2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现用一水平恒力F向右拉小球,已知F=0.75mg,问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细线拉过多大角度时小球速度最大?其最大速度是多少?答案: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三个力作用,其中绳对球的弹力不做功.设细线拉过角度为θ时,小球的速度为v,则由动能定理得(4分)将F=0.75mg代入求得(4分)其中,β=530.所以当θ=370时(3分),v最大,且为26.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为θ=37°,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沿斜面下滑,求下滑过程中木块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大小。(取g=10m/s2,sin37°=0.6,cos37°=0.8)答案:由于木块与斜面间有摩擦力作用,所以小球B与木块间有压力作用,并且它们以共同的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运动。将小球和木块看作一个整体,设木块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mMgmMgmM)(cos)(sin)(3分代入数据得2/0.2sma2分图8-28U/VI/AOR1R22436MBANθ选小球为研究对象,设MN面对小球作用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Nmgsin3分代入数据得N0.6N2分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考前热身综合题(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7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