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卷_Hooker
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2、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3、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4.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A.高产青霉素菌株B.白菜—甘蓝C.无子西瓜D.中国荷斯坦牛5.某二倍体植株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肯定能获得纯合子的是A.根B.茎C.花粉D.叶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叙述错误的是A.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B.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基本原理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7.已知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下列有关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B.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C.经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D.它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9、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秆菌合成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成功表达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载体DNA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应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1、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A、25%B、32%C、50%D、64%12、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D、12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工诱变育种改变基因结构,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14.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2为减数分裂15.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说明,抗病与高蔓均为显性性状B.过程②可以选择F1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③体现了所有高等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D.图中的筛选过程不会引起番茄种群的进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每空2分,共14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养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2)过程⑤常采用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17、(每空2分,共16分)瑞士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水稻新品种——“黄金水稻”,可望结束发展中国家人口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的状况(注:β胡萝卜素是形成维生素A的基础材料,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千百万儿童失明和罹患其他疾病的常见原因)。如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剪切”所使用的酶是,“剪切”结果使DNA分子片段产生了。“插入”过程中使用的酶有;“表达”的过程包括和。(2)在“黄金水稻”培育过程中,能确定“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已成功导入水稻体内的简便方法是。(3)通过这一技术培育的水稻称为“黄金水稻”,名称中“黄金”可能与有关。(4)请再举出两例转基因植物:。18、(除最后一空3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组,原因是。(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CDDCDCABBBCDDB二、非选择题16、(每空2分,共14分)(1)杂交育种、97、1︰1(2)花药离体培养法、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17、(每空2分,共16分)(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黏性末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转录翻译(2)出现了黄色的大米(3)胡萝卜素呈黄色(4)抗虫棉、转基因大豆、抗除草剂作物等(任选两项)18、(除最后一空3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自交,2/3(2)Ⅱ(3)C、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性(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100%(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卷_Hooker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