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
全科网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俯瞰万象”之写作写作前言高考写作不但要有表达素质,还要有思想素质、思维素质、情感素质等。没有平时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开阔的生活视野,没有深刻的人生体悟,没有独特的思维视角,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没有广博的生活积累,仅凭十几年来从课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是很难完成高质量高考作文写作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高考考纲在“基础等级”中也明确要求高考作文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由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埋头于课本,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真诚地表达感悟,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谓“真实”,就是以自我的心灵之眼觑得生活的原生态;所谓“真诚”,就是完全吻合真实心灵的情感和价值取向。通俗地讲,就是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作文本是精神和情感的自我呈现,本应最能见出多姿多彩的个性和活泼灵动的生气,然而单调、封闭、空虚的高考作文现状却常常让我们失望、忧心。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伪圣化”与“模式化”一直大行其道,作文普遍不重视关心现实和民生。学生喜欢遥想苏轼、李清照、屈原、苏武,来一番虚幻的抒情,发一通宏大的议论。精美言辞下的故作高深,终究掩饰不住生活积累的匮乏和情理的苍白。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仅仅在此,一些阅卷老师在一种错误的衡文标准指导下,将此类作文打出了高分乃至满分,这样的作文经过网络的传布,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往往都错误地以为这就是好作文的样板,以为这就是主流的作文评判标准。于是作文教学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堕入了畸形化:思想缺失、个性湮灭、思维僵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最典型的表征就是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我们却常常因文辞亮丽、结构新巧、手法独到而不大计较考纲中所提出的“感情真挚”的要求,于是无病呻吟便大行其道,虚情假意便畅通无阻,胡编乱造便颇有市场。这与真正的作文教学是完全背离的。教室里培养不出作家,语文老师也不可能成为纯粹的写作教练。作为语文老师倒是应该而且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教室延伸到生活——自然、社会。这或许是一条治本之道。佳作共赏人之常情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地魔发淫威,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以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声声汽笛报道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一个姑娘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用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年轻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察”,这是全科网人们给她的最好的评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闪烁着绚丽的光,人性的光芒昭示着最伟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他才只有三岁,在被士兵们高高举起成为又一个奇迹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伤,但他没有哭,而是一脸郑重地举起还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场所有的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却很严肃的队礼。“敬礼娃娃”以他弱小的身体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们辛苦了”、“谢谢全国人们的支持”是震区鲜红的亮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报社会,是演绎了几千年的“人之常情”。年近古稀的总理眼角布满血丝,嘶哑的声音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坚强,传递着国家的信念。手,伤了,“先给重伤员包扎”;头,添了根根白发;彻夜不眠,筹划的是救灾的最佳之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忧天下,恪尽职守,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天下的为官者诠释着“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我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之余,我多次问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该用怎样的笔墨去书写“人之常情”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呢?点评:作者善于用鲜活的生活细节展示自己澎湃的内心世界,摄取了汶川地震中五个感人的小镜头,组合成文,事中显情;作者借古今一组名言,诠释验证了人间真情。全文亦人亦事,亦情亦理,并都统摄在文题“人之常情”之下。变味的善良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每次灾难过后,都有太多的人争先领养孤儿;当这片热潮过去,又有太多的孤儿陷入苦难。据心理学家分析,领养孤儿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要与孩子原先的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长性格都要与孤儿相适宜。但是,太多的人仅凭自己一腔热血,用热心换回的却是家庭的分裂。孩子们再次面临家园破碎的痛苦,伤害再次打击无辜孩子柔弱的心灵,善良由甜蜜变为苦涩。于是,我们用沸腾的热血烫伤了他人的肉体。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奥运,举国欢庆,气氛火热,圣火传递,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是,不和谐的色彩也玷污了奥运火红的火炬和绿色的橄榄枝。据报道,8岁孩童用55天时间完成抵京“马拉松式”的长跑;10岁孩子捆绑双臂在激流中前行;8岁女孩在父亲陪同下步行3000多公里到达首都北京……这些行为引起中国甚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其中不乏外国媒体诋毁中国的奥运。不实评论须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认,这是“畸形奥运热”。我们要举办一个理性的奥运,就需要以理性的行为作为支撑。我们的热情不该由火热的激情变得疯狂。甚至,我们在用热血烫伤他人肉体时,也烫伤他人的心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以最迅速、最团结的行动援救了多条生命,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无数的闪光灯聚焦四川,闪烁着无数动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伤了灾区人们的瞳眸。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运的,但有记者为了采访,一遍遍唤起他们沉痛的回忆,孩子失声痛哭,大人们也泣不成声;有些热心的志愿者毫无救灾意识却前往灾区,虽怀有一颗炽热之心实际却是给灾区添乱。不正确的救援动作,不完善的服务行为,不合理的全科网安慰帮助,带给灾区人民的是“二次伤害”。我们发现,善良由本意的抚慰变成了利剑。中华民族是坚毅、热情、善良的民族。当我们挺过洪水、挺过“非典”,挺过不法分子对祖国的分裂和对奥运的亵渎,我们也必将挺过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举办一届奥运盛会。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动,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理性而全面地看问题。让“爱人之心”渗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永葆善良的甜蜜,为善良保鲜,使它不褪色,不变质,不变味。点评:这篇时评不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热点:热血式的领养、作秀式的运动以及某些揭痛式的采访和添乱式的救助,而且善于对这些热点作层层深入的分析:从“烫伤他人肉体”到“烫伤他人的心灵”,揭出“善举”中隐藏的“伤害”,别具一格,新人耳目。地震兄妹5月永远都是那么潮湿。已是初夏的阳光特别的刺眼,地震过后的四川空气是那么的沉闷。漫天的灰尘在山谷中旋转,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这片大地。山脚下,国道上,一个13岁的小男孩背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在因为地震已变得坎坷的路上。沾满灰尘的衣裤,满是泥土有些磨损的胶鞋,向人们透露:他们是从遥远的灾区徒步而来。通过记者的报道我知道了他们是灾难的幸存者。他们的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父母亲人在灾难中死亡,房屋全塌了。哥哥背着年幼的妹妹,走了三天的路才来到这国道上。随着镜头的推移,给了这对兄妹一个特写。哥哥脸色如灰,眼神却出奇的坚毅,仿佛黑夜中闪烁的灯。妹妹自在地在哥哥背上喝着水,脸上一片宁静和好奇。记者问:“你要把妹妹带到哪里?”他回答:“我要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语气中有不容置疑的坚定。也许,妹妹曾经问过哥哥:“我们要去哪里?”三天的时间里,哥哥也不知多少次地安慰妹妹。余震不断,滑坡不断,塌方不断,灰尘漫天飞扬,从地底不时传来的奇怪的嗡嗡声,不知哥哥是怎样煞费苦心,才抚平了妹妹心中的恐惧;也不知哥哥采取了什么办法,压住了妹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三天的山路行走,哥哥历经了多少艰辛才解决了平时看似简单的吃喝问题!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看着这个镜头,我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晶莹的泪水滑过我的脸庞,我觉得他犹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般坚毅。一对平凡的兄妹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哥哥注定了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地震兄妹的镜头不断在我脑海显现,哥哥的坚强会鼓励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强地挺过去。温总理曾经说过,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断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就好。有句古语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经历了这番磨难的地震兄妹,将来一定会和同龄人一道,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祝愿兄妹一路走好,祝愿所有活着的人们一路走好。点评:作者把一对兄妹置于滑坡不断、塌方不断、灰尘漫天飞扬的汶川地震这一特定背景下,全科网用一组特写镜头写出了哥哥的穿着、神态、语言,展示了一个少年正“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的感人形象,诠释了什么是“坚强”。写作突破策略高考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文学创作,也不同于竞赛作文。正因这样,高考作文应有必要的应对策略。视角求独特能否在生活中捕捉到那些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写作材料,这牵涉到写作者是否有宽阔的生活视野的问题。建议考生在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尽量少在古人身上打主意,在切题的前提下讲求独辟蹊径,自求新路。过于拘谨,会导致千人一面,缺乏新意;过于追求新奇,玩故事新编,选另类题材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这毕竟不是写作的主流方向。建议大家从现实中发现一些新鲜有味、生动感人的素材。写作上的选材就好比置办宴席前的采购,需要的是一种眼力;另外,同样的材料,也有不同用法,因切入角度的不同,有时来个旧材新用,也同样能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这是“选点”的能力,需要我们慢慢练就。四川考生的高考作文《地震兄妹》,在视角选定上给了我们启发。在汶川大地震中,可写的人与事实在太多了,他没有写舍生忘死的解放军、武警战士,没有写不辞辛劳的医护人员,而是把目光聚焦于一对震后余生的小兄妹身上,从一个少年身上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独特的选材视角使得这篇文章得以独领风骚。立意求深邃高考作文应反映高中生对人生的态度与思考,既不能玩游戏人生、低俗油滑的文字,游戏的态度只能给人玩世不恭和轻浮浅薄的印象;也不宜故作高深,忸怩作态,否则就会失去高中生的本真。正确的做法是要善于对生活中的山川风物和人情事理作细致的观察、思索、分析,从中发现真善美,写出自己的人生体悟;此外,要善于将宏大的题旨细化,从小处入手,细处落笔,在精微处见神韵,现深刻。同学们往往存在一种误解,以为立意深邃就是要写大事件、大人物,而这些大事件往往是他们没有参与过的,这些大人物又往往是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的,如此,就出现了一个写作的通病:文章大而空,虚而玄,浅而浮,最后无非是把人云亦云的东西抄抄搬搬,把陈年旧事拼拼凑凑。高考作文不少于800字的字数限制规定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人与事上显能耐,道灼见。情感求真挚情感是文章的第一元素,真挚是首位要求。缺乏细腻真
本文标题:高考“真情”阅读与写作专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