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球与经纬网》一、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的长度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40000km二、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轴:地球的旋转轴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与两极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三、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以上,与赤道相平行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在地球以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线圈形状全园;除南北两极点外;赤道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平分地球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度相应的纬线等长等长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较于南北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东西(无限)南北(有限)纬度经度起点线赤道(平分地球)本初子午线定义线面角,即该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划分自赤道向南北纬各90度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度半球划分南北半球20W和160E东西半球判断方法自北向南递减,北半球自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四、经纬网的定位方法(一)定位方法(1)方格状经纬网图:横纬竖经(2)极地经纬网图:以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放射线——南顺北逆(二)经纬网的定向方法利用经线、纬线求地球上两点距离的方法:同经度、同纬度、不同经纬度(三)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五、时间问题1、地方时:东加西减1度=4分钟1分=4秒钟2、区时:(1)求时区数(2)时区差:同时区为减,异时区为加(3)方法:东加西减3、日界线:东减西加4、日期界线——日界线:180度子夜线:0时、24时(计算今日与昨日在地球所占的比例)5、行程问题6、计算昼夜长短7、求算日出日落时间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图》一、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1)概念和大小(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特点:图幅比例尺范围内容相同大小详细大大相同详细(4)缩放2.方向(1)八字定向法(2)指向标(3)经纬网3.图利和注记二、等高线地形图1.计算相对高度(n-1)d≤H<(n+1)d坡度tanα=h/l井的深度h=a-b2.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等高(2)全图等高距一致(3)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顶、盆地、见高则高、见低则低)(4)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5)密陡稀缓(6)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常见的地貌类型山顶、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三、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水系、水文特征:河流流向、相互补给(地下水与和流水的补给)2.气候特征: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3.选点(气象站、疗养院)、线(公路、铁路,输油、输气、输水)、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农业区位规划等《世界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大势——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澳大利亚大陆最小二、陆地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定义2.七大洲名称及分布大洲经度范围纬度范围相关位置特征亚洲26°E—169°E10°S—80°N赤道穿过马来群岛,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跨东、西半球非洲17°W—51°E35°S—37°N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回归线通过,以热带为主欧洲10°W—66°E36°N—71°N处于中、高纬度,以温带为主北美洲170°W—20°W7°N—20°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南美洲82°W—35°W12°N—54°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大大洋洲110°E—130°W30°N—47°S赤道、日界线通过,跨东西、南北半球南极洲360°62°以南跨经度最广,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面积排序: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平均海拔排序:南极洲(2350)、亚洲(960)、北美洲(720)、非洲(650)、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分界线洲(洋)名称地理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地形特征大洲地形气候河流亚洲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中下游多平原,东部、南部河流水能丰富非洲高原大陆;海岸线平直热带大陆之称,南北气候对称,季节相反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和尼日尔河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东部为低缓的高原,中部为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水系构成便利的水运网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东部和中部为高原和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网稠密,主要河流是亚马孙河欧洲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的一个大洲,海岸线曲折深受大西洋的影响,问地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河流众多,航运便利大洋洲东部为山地,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和盆地南回归线穿过,气候、降水呈现半环状分布河流少,流程短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冰原大陆全球气温最低的地方。有“风极、寒极、干极”之称无3.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地形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很低(200米以下)较高无一定的标准较高(500米以上)不很高地面起伏起伏很小平坦广阔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四周高中间低峰峦起伏坡度陡峻起伏较小坡度和缓4.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三、海洋1.洋、海、海峡的名称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岛屿、海沟、海盆、海岭2.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世界第二,轮廓略像“S”形,航运发达印度洋为世界第三,季风洋流北冰洋世界最小,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世界重要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四、海陆轮廓的形成——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世界区域地理》《居民和国家》一、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数量: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地区差异:发达国家——慢;发展中国家——快人口迁移:二战前:欧洲移民、非洲移民、亚洲移民二战后:科技移民、劳动输出、国际难民分布不均: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稠密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北半球中纬度的近海地带平原广,湿润气候,农业发展早,工业、交通、城市发达稀疏区苔原、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高纬度地区严寒热带雨林区赤道地区湿热沙漠区干旱地区干燥高原地区高山地区寒冷人口问题:增长过快: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就业、住房困难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等二、世界的人种和宗教三大人种人种人体特征主要分布地区肤色发型面部特征白种人较浅波状鼻梁高,嘴唇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东部南部、印度东北部,我国新疆黄种人浅黄色或棕黑色黑直面庞扁平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南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黑种人黝黑卷曲嘴唇较厚非洲、美洲、大洋洲,印度南部,巴西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世界政区面积较大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人口在1亿以上的十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尼日利亚、巴西、俄罗斯),它们的位置和形状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如欧洲各国、非洲各国的国界变迁,克什米尔、巴以边界、波黑战争、英美对伊战争等世界13个区域的位置,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是长期以来的热点世界的国家:数量、面积、人口、政治制度国界和领土:国界、领土、领海、领空的概念、国界的划分依据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世界的区域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位置范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日、韩、朝、蒙五国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气候特征: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西部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居民:黄种人为主,集中在沿海平原。主要民族是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和族经济差异:东部沿海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西部内陆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由于东、西部地形、气候的差异,导致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比较项目东部沿海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海陆位置和交通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对外贸易条件优越深居内陆,距海远,交通不便地形和资源多平原,丘陵,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干燥科技力量较强较弱经济上的差异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二、日本位置范围:东亚岛国,地狭人稠,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地形特征: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为关东平原海岸曲折,港湾优良——著名海港为神户、横滨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海洋性强——冬暖夏冷,降水较多(1)夏:东南风(2)6—7月:梅雨(3)冬:西北风(夏秋之交:台风)资源特征:矿产贫乏,林水丰富——山间河流短急,森林覆盖面广日本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发展条件(1)有利条件——富人力,高科技,多港湾等(2)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领土面积狭小等经济特点(1)经济发达,部门齐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2)外贸对象广泛: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3)工业临海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区有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4)农业单产高,渔业发达: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平原产稻米,丘陵载果树文化:既有本民族文化传统,又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城市:首都——东京三、东南亚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为本区咽喉范围:中南半岛:老挝为唯一的内陆国马来群岛:印尼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河平原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沿海平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居民与经济居民:4亿多人口,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多信佛教佛教建筑: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椰子、焦麻(菲律宾)等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泰国)矿产——以锡(马来西亚)和石油(印尼和文莱)最著名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东南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新加坡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条件(1)利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增加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和港口的吞吐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2)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迅速发展了造船业等(3)发展旅游业(4)重视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5)重视保护环境,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式城市”五、南亚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在10°N~30°N之间范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为主自然概况(1)地形:北部:狭长崎岖
本文标题: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地球与经纬网》《地图》《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