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二(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命题人:王新霞2015、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1、2、3、4、5、6、7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选自周国平《困惑与坦然》)A.燃眉之急诟病理直气壮B.当务之急诟病义正词严C.当务之急弊病理直气壮D.燃眉之急弊病义正词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①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②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③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④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⑤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A.③①②⑤④B.③⑤①④②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⑤③①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2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欧阳修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骄悖,藏伏之祸在后。一患未灭,一患已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夷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昨京西陕西出兵八九千人,捕数百之盗,不能一时翦灭,仅能溃散,然却于别处结集。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又杀使臣,其势不小。兴州又奏八九十人。州县皇皇,何以存济?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臣又思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盖其文止曰“太平之道”者,其意可推也。夫自古帝王,致.太平皆自有道。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臣视方今,但见其失,未见其得也。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若以前贼张海等稍衰,便谓后贼不足忧;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见北虏未来,便谓必无事;见西贼通使,便谓可罢兵。指望太平,渐生安逸,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臣见今年曾进芝草者,今又进瑞木。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其所进瑞木,伏乞更不宣示臣寮。仍乞速诏天下州军,告以兴兵累年,四海困弊,方当责己忧劳之际,凡有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并不得进献。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选自《欧阳修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便为祥瑞,以媚.朝廷媚:讨好B.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晏:强盛C.致.太平皆自有道致:达到D.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励:劝勉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B.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C.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D.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告以.兴兵累年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州县皇皇,何以存济?(3分)(2)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4分)(3)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3分)9.作者认为澧州瑞木虚妄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3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山寺项斯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分)(2)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是鸟也,。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3),初为《霓裳》后《绿腰》。(白居易《琵琶行》)(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5),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欧阳修《醉翁亭记》)(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变奏的乡愁李新勇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孩。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这些年,逮上个机会我就会回故乡住上几天。跟爷爷同时代的老人,走得一个不剩了;跟父亲同时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龄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计;比我年轻的,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小村无法挽留年轻人的脚步,翅膀稍硬,便飞进城市。小村的道路不断改变,房屋不断翻建。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积淀着陌生。故乡能被我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乡愁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火车提速、机票打折,让曾经在火车上熬五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细节,一下子缩短为一二十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快到我还没有把频道调过来,就到老家大门口了。还有电话和手机,从前四天才能寄达的情绪,如今动一下指头就搞定。还有微博、微信,故乡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从天气到高原湿地开发、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机屏幕那么短的距离间。我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让我有一种在脚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感觉,我将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我的父母在故乡替我留了一小块土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有现在这份工资,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经营一个梭罗笔下的庄园,那种无忧无虑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确令人向往。我估计,4待到退休,我早已没有这份心境。到那时候,我成了我女儿的故乡。人生的维度就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又非常简单。任何人心头都有一份乡愁,哪怕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比如我的邻居,买土豆要买本地土豆,买鸡蛋要买家户蛋,买鱼虾要买野生的,诸如此类。本地土豆、家户蛋、野生鱼虾我们也喜欢,虽然我从前生活在四川,他们一直生活在江苏,那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候共同的味道。良种蔬菜抑或转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从前的猪食一样。乡愁从味蕾开始,跟离不离开故乡没有多大因果关系。这种乡愁已不属于地理范畴。2011年,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在文学馆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鲁院的教室和宿舍里。后来多次到北京出差,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挤出时间回去看一看。铁打的鲁院,流水的学员。树长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红鲤鱼变大了。但在我心底,“我们”的气场还在。仿佛我们同届的学员都还在宿舍里指尖飞舞,构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楼下喊一声“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热热闹闹地招呼到楼下来……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径,在往事中流连忘返。临到要离开,人就落到现实了。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这个别致的学院,成了多少中国作家的精神故乡。乡愁如果有生长期,其童年、青年、壮年,大概也是一直生长着,变化着的吧。12.文章开头用“多年以前”这种方式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4分)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6分)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冯友兰①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②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5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③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④《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