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三阶段性考试(一)
高三政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问题展开的。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物质和意识是谁是本原D.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2.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4.《诗经》中有“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品》中讲“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下列名句中与其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5.与漫画《未亡羊先补牢》反映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是()A.审时度势墨守成规B.居安思危未雨绸缪C.守株待兔防微杜渐D.塞翁失马滴水穿石6.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它以手机语音功能之外的无线上网、手机电视等数据功能为特色。按3G标准生产的手机问世后,人们可以购机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移动电邮、移动搜索、传输音像、网络电视等。这说明()A.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发生变化C.应该彻底否定旧事物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7.中国有个说法: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以下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8.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说明()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②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D.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11.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2.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C.心之官则思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13.“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它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吉祥物海宝的设计过程说明了()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14.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5.右面漫画中两个人的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认识到()A.办事情要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世界观B.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C.办事情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16、2011年9月23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历经艰辛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人的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②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人生价值的大小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17.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周倍良在日记中写到:我们和同龄人一样,憧憬都市生活的繁华与舒适,渴求人生轨迹的前卫和时尚。但农村工作的生动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投身农业是最前卫的选择,担任村官是最热门的职业,创业农村是最时尚的生活。大学生村官们对前卫与时尚的解读表明()①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18、《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表明()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C.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D.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19、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0、近一段时期以来,手机更新换代加快,手机的质量和功能大大提高,但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手机的价格都在下调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供给超过需求B、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C、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D、市场主导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21、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供给、价格与需求可以用下面两图表示。读图回答下面两道题。22.由图可以看出()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23.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A.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B.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C.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D.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4、当前,许多生产企业在自己产品的外包装上印有“建议零售价”,但各地市场上的实际零售价又与它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建议零售价”()A、是人为决定的,而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B、不能准确反映供求关系C、高于价值,违背价值规律D、不反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公平竞争25、人民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在一定条件下,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0分)26.材料: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六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依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16分)27、材料:2012年,备受社会关注的“PM2.5”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沉降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凶手”并不为过。PM2.5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了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表明了政府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决心;PM2.5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中国决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表明,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结构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PM2.5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8分)28.材料一:关于消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1)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甲、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4分)材料二: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政治答题卷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三阶段性考试(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