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27环境问题(试题+答案+解析,7页)
课时作业(二十七)环境问题一、选择题(4分×15=60分)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1~3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解析: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答案:B2.下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人均资源占有量多B.城市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的小于③④两国,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答案:D3.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解析: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答案:B(2012大同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5题。4.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解析:由图知,柏树林植被条件下CO2浓度最低,营造柏树林,可有效减慢石灰岩地区岩石的溶蚀速度。答案:C5.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沙漠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解析:该地植被破坏易形成石漠化。答案:C(2012郑州模拟)读下图“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开发②F表示产业活动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开发自然资源,供人类使用,所以F表示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又会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H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答案:C7.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E表示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资源破坏、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答案:D读某区域环境示意图,回答8~9题。8.从环境要素考虑,四个地区中,生态环境状况最差的是()A.ⅠB.ⅡC.ⅢD.Ⅳ解析:根据图中所给的机会和障碍、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Ⅳ地区在环境方面有障碍,又处于劣势。故其生态环境状况最差。答案:D9.从环境要素考虑,四个地区中环境优势最明显的是()A.ⅠB.ⅡC.ⅢD.Ⅳ解析:从区域环境要素考虑,Ⅰ地区在环境方面有较多机会,且该地区恰好有这种优势,所以综合评价其环境优势最明显。答案:A(2012南昌模拟)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A.中部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京津地区D.北部沿海地区解析:结合图中信息,CO2排放总量越大的地区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从图中横坐标方向可知中部地区CO2排放总量最大。答案:A11.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A.经济发达B.工业结构轻型C.气候变化不明显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解析: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从图中可知其CO2排放总量较小,这是因为南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结构轻型,单位产值耗能较小。经济发达和气候变化与减排压力联系不大,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的结构减排压力较小,这没错,但是这与南部沿海地区甚至我国都是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实际不相符。答案:B(2012海南模拟)中新社北京2011年4月29日报道中国北方地区遭沙尘天气席卷。目前,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7省区部分地区遭遇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反映出()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答案:A13.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小流域综合治理C.设置沙障固沙D.恢复天然植被解析: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所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天然植被。答案:D(2012汕头模拟)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14~15题。14.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解析:水土流失和地形、降水、土质、植被、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结合我国自然地理分区状况不难看出,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答案:D15.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解析:土壤次生盐渍化多和气候及不合理的耕地灌溉方式有关。北方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答案:B二、综合题(40分)16.(2012西安模拟)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46分,日本东北部沿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因强震而出现故障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厂房12日发生氢气爆炸……4月12日福岛核电站事故升级为7级(最高级)。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2011年3月18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显示的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到4号机组(从右到左)。(1)核污染物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2)你认为日本政府应对核泄漏应做哪些工作?解析:第(1)题,核污染物主要随风和洋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第(2)题,日本政府要积极治理核泄漏,及时向外界公布核泄漏准确信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援助等,以减轻核污染的危害。答案:(1)大气传播、海水传播(洋流传播)。(2)积极治理核泄漏,及时向外界公布核泄漏准确信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援助等。17.(2012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材料二人民网2011年7月18日报道美国《华盛顿季刊》日前发文称,全球变暖趋势带来的种种影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和政府十分担心。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甚至断言,未能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将导致“扩大化的世界战争。”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最热的一段时期,地球是在变暖。如果变暖趋势继续下去,它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将会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和政府十分担心。(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分析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后果。(3)说明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解析:第(1)题,从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分析。第(2)题,从海平面的上升、气候、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角度加以考虑。第(3)题,一方面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另外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第(4)题,本题是对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考查。答案:(1)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二是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海水温度上升膨胀、极地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沿海低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保护、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要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4)重大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tesoon天·星om权天·星om权Tesoon.com天星版权tesoon天星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27环境问题(试题+答案+解析,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