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32新人教版必修1
用心爱心专心1《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人教版)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位于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教材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最后一部分知识。这一节前两部分介绍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教科书在介绍物质的量时,直接说明它是个物理量,表示一定粒子的集合体,然后又直接给出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是如何确定的,直观明了,强调应用。然后提出化学反应有很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定量研究溶液中的反应,为了方便,引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然后就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部分内容以往教科书的课题为《物质的量浓度》,现在换成了《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面对如此转变,我们必须把握深广度,体悟新课改精神,不能盲目的加宽加深,完全按照旧教材体系安排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上看,本部分属于概念和基本技能,重点应该是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以及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将物质的量浓度运用于实验中,突出本章主题,也大幅度降低了化学计算的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部分虽然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教学,但并不枯燥。学生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已经能够体悟引入物质的量是为了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的方便。再从溶液的特点入手,自然而然的将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联系起来,从而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接着就从概念入手,思考如何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此编排教材和设计教学,避开了繁杂的计算和枯燥的讲解,更利于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三、教学设计思想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创设科学研究情境,运用科学研究办法,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教学设计思路为:1.通过对溶液的均一性和引入物质的量的好处的复习,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通过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过程的探讨、分析以及操作演示,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四、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3.会简单的实验误差分析。用心爱心专心2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概念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从实际引出概念的思想,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2.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本质和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㈢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溶液配制实验,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学会反思、评价实验情况,提高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2.培养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实践探究中体会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配制过程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步骤。六、教学方法讨论、实验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引入【提问】下列方程式代表什么含义NaCl+AgNO3=AgCl↓+NaNO3【提问】这个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对于溶液,量取体积比称量质量更方便。大家想一想,是不是相同体积溶液中,所包含的溶质是等量的呢?【引导】我们已经知道,物质间的反应,物质的量之比比质量比简单。那么,怎样配制溶液,才能将物质的量和体积简单的联系起来呢?【思考,讨论】从质量和物质的量两个角度分析定量关系。【回答】是的,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思考,讨论】让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包含一定物质的量的溶质。复习物质的量的意义,为引出物质的量浓度做铺垫。复习溶液的均一性,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意义。环节2: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建立【讲解】很好。如果知道了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任何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出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那就是物质的量浓度。大家觉得该如何定义这个物理量呢?【板书】物质的量浓度【讲解】这里的B代表溶质,如果有具体物质就用具体物质表示,例如:c(NaCl)等。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提问】大家想想它的单位是什么?【聆听,思考】类比前面的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应该可以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学生板书】cB=nBV【回答】mol/L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类比、抽象概括能力环节3:【布置任务】配制100mL1.0mol/L【回答】计算n(NaCl)训练学生有关用心爱心专心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NaCl溶液。【提问】首先应该干什么?【提问】怎样才能取出0.1molNaCl?【提问】如果用托盘天平称,应该称多少?【演示】称取5.9gNaCl。【提问】然后该怎么办?【评析】对学生提出的方案逐一评析,然后引出容量瓶。【展示】100mL、250mL、500mL,1000mL四种规格的容量瓶。【讲解】构造:颈部有刻度线,瓶身标有温度和容积,在该温度下,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标注的体积相等。【提问】容量瓶中溶液怎么混合均匀呢?【演示】指正学生操作,演示正确方法。【设疑】也就是说我们后来一定要混匀。那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进行什么操作?【演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提问】称量好的固体能否在容量瓶中溶解呢?【提问】那又该如何操作?【演示】溶解、转移。强调操作要领,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提问】大家说是不是现在所有的溶质都转移到了容量瓶中?【提问】那该怎么办呢?【演示】洗涤2~3次。【演示】定容。要点:液面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提问】当液面离瓶颈刻度线1~2cm时,为什么改用胶头滴管?【追问】不慎超过怎么办?能否移出部分?【提问】定容后是不是大功告成了?【演示】摇匀。强调要点。【演示】装瓶,贴标签。强调容量瓶不能久贮溶液,因此配好的溶液要及时倒入预备好的试剂瓶中。=1.0mol/L×0.1L=0.1mol【回答】转化成质量用天平称,应该是5.85g。【回答】5.9g。(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同步实验,下同)【思考、讨论】可能提出的方案有:①用量筒量100mL水,将NaCl溶于其中。②用量筒量100mL水,将NaCl溶于烧杯中。③将NaCl溶于水里,加水至烧杯100mL刻度线处。【操作】请一个学生上去操作。【回答】检查是否漏水。【回答】不能。因为溶解可能伴有热效应,会影响溶液体积,甚至容量瓶的容积。【回答】先在烧瓶中溶解。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回答】没有。【回答】洗涤,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观察,思考。【回答】确保凹液面不超过刻度线。【回答】重新配制。【回答】没有,溶液还不均匀,应该摇匀。模仿,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简单计算能力。让学生了解容量瓶,和学会使用容量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学会反思、评价实验情况,提高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环节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培养总结归纳用心爱心专心4小结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所用的主要仪器: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能力,掌握操作步骤和主要仪器。环节5:学与问【提出问题】P16学与问思考讨论学会简单的实验误差分析。作业教科书P17第5题P18第8题课后巩固八、教后反思1.概念的教学往往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本设计采用新课标思想,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从已有知识,自然而然的引出新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2.基本操作的教学,往往容易变成机械的模仿。为了避免如此弊端,在每步操作中,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每步操作要领的必要性和实质性意义,更有利于接受。3.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平时教师苦口婆心强调的重要结论,学生都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能够更深刻的掌握。因此,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讨,这比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好得多的。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各个环节,控制好时间,注重师生交流,突出重点和难点,充分提高教学效率。5.尽可能多的设想学生可能提出的方案,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教学能顺利进行。6.当学生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思考时,教师要善于设置更多问题进行引导,以使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例如,当学生不理解溶解过程可能伴有的热效应时,可以举一些他们所熟知的明显的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的例子。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32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0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