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标准介绍要用的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标准介绍易成朱敏冯桂凤王静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2005年:江苏2006年:辽宁、天津、安徽、浙江、福建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南、陕西2008年:河南、山西、江西、新疆2009年:内蒙、河北、云南、湖北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化学1化学2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开设情况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高中毕业(6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最少3个模块)理工类(8学分):鼓励有此发展方向的学生,在选修6个模块中,根据兴趣选择2个模块。(最少4个模块)化学类(12学分):鼓励有此发展方向的学生,在选修6个模块中,根据兴趣选择4个模块。尽可能多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其化学学科素养。(最少6个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表述行为主体(学生)+实现条件+行为程度及对象例:1.学生(略)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4.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5.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学习目标的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技能性学习目标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从低到高从低到高学习目标的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从低到高【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区别】(1)呈现形式上的差异(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2)理念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化学)(3)水平要求上的差异(4)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模块)(5)教学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上的差异(6)评价上的差异(学分制管理)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必修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双重功能:一方面,它要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进一步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它的课程性质与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性质相似,这也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它要为全体高中生提供化学学科的基础,这种基础不是传统的“双基”,而是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基础。双重基础:必修化学不仅强调提供化学学科的基础;而且它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科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不是一个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经历的全部。必修基础不仅属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也更加关注后续课程在化学知识结构发展上的需要,以及建立知识逻辑的需要。必修模块与后续选修模块的关系是基础性与多样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整个中学化学课程是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两种类型的发展统一体,第一阶段是入门、第二阶段是发展、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三个阶段的中学化学课程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必修模块高中选修模块科学探究认识化学科学实验化学化学实验基础身边的化学物质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元素、核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限度……1.化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必修模块内容标准的选择2.体现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反映现代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思想、方法、结果。◆从原子、分子的科学发展为研究泛分子(分子片、结构单元、高分子、超分子、分子簇、生物大分子等)科学。◆从研究简单体系到研究复杂体系及生命体系(多组分体系、分子群、非平衡态、耗散结构等)。◆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3.体现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学科知识的螺旋上升和逻辑发展需求。◆体现与义务教育化学内容在一级主题上的衔接和延伸。◆提供“物质”、“结构”、“反应”相关的学科核心知识。◆强化实验的核心技能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凸显化学学科的实验特色。◆明确化学在促进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必修模块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化学1化学2模块建构思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一级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必修模块结构框架必修模块的主要内容分析认识化学科学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3.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4.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5.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①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与同学交流讨论。②讨论:合成氨、药物合成、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③结合本主题的学习,制作一期相关内容的展板,或举办一期专题报告会。化学实验基础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①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②实验:粗盐的提纯。③实验探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④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⑤结合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6.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②实验:溶液中Ag+、碳酸根离子、C1-、硫酸根离子等离子的检验。③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④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⑤实验:氯气的漂白性。⑥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⑦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⑧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⑨查阅资料: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物质结构基础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6.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7.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①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②实验:几种金属盐的焰色反应。③查阅资料并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的规律。④讨论或实验探究: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⑤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⑥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⑦制作简单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5.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①查阅资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②实验:中和反应与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④市场调查:不同种类电池的特点、性能与用途。⑤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⑥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4.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5.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6.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①查阅资料: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②实验探究: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③讨论从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④对比实验: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⑤实验: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检验。⑥查阅资料:海水资源及其利用。⑦调查:当地水污染及治理的情况。⑧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⑨查阅资料: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⑩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基本技能1.实验技能:物质的分离、提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溶液配制(称量、溶解、转移、定容、摇匀)物质的检验(离子检验方法)2.计算技能: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必修模块基本内容基本概念1.化学计量:物质的量、摩尔、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3.化学反应:基本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可逆反应、吸热放热反应、有机基本反应(取代、加成、氧化、酯化、水解、裂解、加聚)2.物质分类:分类方法、分散系基本物质1.无机物:金属(钠、铝、铁、铜)及氧化物、碱、盐;非金属(硅、氯、硫、氮)及氧化物、氢化物、酸2.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3)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基本理论1.物质结构(1)原子结构:构成与排布(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2.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与能量(2)化学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限度基本应用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标准介绍要用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1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