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单项选择题1.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2.下列对1956年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和平过渡”是指()A.工商业资本家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过渡B.工商业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C.工商业公私合营向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过渡D.工商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4.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中共八大()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2011年广东广州七区高一下学期期末)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7.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D.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8.(2011年广东广州七区高一教学质检)下图为1958~1962年我国部分省区灾区非正常死亡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来源费正清主编《新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省份全部府数灾区府数灾前人口(万人)非正常死亡(万人)比例(%)安徽1313344663318.37四川2623719194013.07贵州16151706174.610.23湖南17173651248.66.81甘肃13121585102.36.45阅读上表数据,你认为造成高比例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战争因素C.严重“左”倾错误政策D.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9.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陈云曾发表讲话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或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与陈云的观点相适应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10.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趋势的是()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定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要失败……党和人民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三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下图前排左一为荣毅仁,左二为胡厥文,左三为盛丕华。材料四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2)材料四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据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变化的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2)材料三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为纠正材料三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A解析:从材料中银行存款数额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的稳定。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是在1952年,故排除B项;C项是在1952年底,也排除;D项不能从题干中得以证实,排除D项。答案为A项。2.A3.D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5.C解析:②项是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④项是1958年才提出的。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明确了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6.A解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7.A解析:“大跃进”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但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B项错误;C项在“一五”计划后实现,不合要求;D项错误,“大跃进”不涉及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化运动才涉及。8.C9.A10.C解析:“文革”期间,由于长期的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3年和1975年周恩来和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经济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出现了好转,但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阻挠,刚刚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又遭到破坏,符合这一史实的只有C项。11.(1)状况: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落后。方针:“一五”计划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不利的国际环境需要我国通过发展重工业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2)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代表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意义: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原因:①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总任务是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②建国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③1953~1956年,在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完成三大改造。12.(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2)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1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