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练习
1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生活在六朝时期,鲁国人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③晚年对《诗》、《礼》、《书》、《易》、《论语》、《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3.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4.《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5.以下孔子的思想中突出体现了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为政以德B.和而不同C.苛政猛于虎D.克己复礼6.孔子由被子路等人所侍奉的“圣”,后被尊为“先师”、“圣人”,主要依据是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被统治者器重B.受到历代帝王祭祀礼拜C.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7.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A.“仁”的主张太柔弱,不适应当时的战争需要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C.当时社会紧张,没有处理好与各国国君的关系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8.孔子提出“克已复礼”,其实质是: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D.主张“百家争鸣”9.称誉孔子为“万世师表”的皇帝是A.汉武帝B.康熙帝C.唐太宗D.乾隆帝10、一位高中生在辩论赛上论述“孔子不提倡愚忠”的主张,下列孔子名言中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动”B.“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C.“仁者爱人”D.“温故而知新”11.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是有利于:A.扩大教育对象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D.和谐社会人际关系12.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214.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A.政论思想B.教育思想C.伦理道德规范D.为人处事的标准16、孔子“仁”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7、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A.君主专制社会B.民主共和社会C.法治社会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18、在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A.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维护统一C.孔子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D.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19、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20、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B.中庸C.轻徭薄赋D.有教无类2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22、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23、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观点对世界思想文化具有独创性的是A.中庸之道B.三段论C.动植物分类法D.对于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的认识24、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到的有A.生物学B.物理学C.哲学D.近代天文学25、下列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C.物质受形式的支配D.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26、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是逍遥学派的创立者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④27、“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说B.教育学说C.伦理学说D.逻辑学28、下列关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①都是教育家②都提倡中庸之道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329、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论述正确的是①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中间三种状态②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③中间能获得成功和赞赏④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材料二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3分)(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3分)(3)据材料三,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分)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1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摘自《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4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诸子百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9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5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材料二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1分)(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531、(1)礼、仁、中庸之道。(3分)(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1分)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遗产。(3分)(3)原因:受汉唐文化的影响。(1分)史实:思想上:自汉朝以来儒家典籍传入朝鲜,朝鲜建有孔庙、文宣王庙等。制度上:实行以儒学为主的科举考试。(2分)(如果学生回答生活习俗、伦理观念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32.答案:(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2)儒学创始人,中国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5分)33、(1)柏拉图(2)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3)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