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第一章复习试题
书利华教育网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第一章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大洋洲B、亚洲C、非洲D、欧洲2、有关我国人口的自然变化,正确的是()A、解放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B、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C、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口流动加剧,人口出生率达解放以来的最低值D、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人口模式转化为典型的“高——低——高”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机械增长B、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的迁移所引起的C、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大D、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小4、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读下图中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判断回答5~7题5、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6、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7、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回答8~9题。年份总人口年龄结构(%)每十万人具大学城镇人口比重书利华教育网(万人)0~14岁15~64岁≥65岁文化程度人数(%)199011336827.6966.745.57142226.23200012958322.8970.156.96361136.098.上表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①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②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③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④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建全社会保障及社区服务制度②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③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④计划生育,将人口增长率降至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含义C、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D、合理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男性人口数量。读下图并回答11~13题:①②③195020002050()年7090110130150170190性别比11、图中曲线①表示俄罗斯(原苏联)性别比,造成1950年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战争B、移民C、疾病D、国家政策12、图中②代表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曲线,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C、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书利华教育网、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13、典线③峰值出现时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社会秩序混乱④缺乏劳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建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是()“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15~17题。1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16.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7.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①“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②若干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下降③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社会步入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承担的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增大,经济增长缓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8、人类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方向是()A、迁往高山、高原地区B、迁往沿海地区C、迁往河流沿岸D、迁往热带地区19、有关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初婚年龄较大B、在当代中国,适当的晚婚晚育已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书利华教育网、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变化不大D、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上的影响20、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时期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差异二、综合题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说明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不存在上述关系的一个国家:。(3)孟加拉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如果该国的人口出生率为4.5%,计算其死亡率:。22.根据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大陆地区的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1990年-2000年,我国每年平均净增长人口数为___________。(2)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是:出生率低,死亡率_____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它将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未成年人口比重_____________,而成年人口比重增加,使我国人口的___________问题面临巨大压力。而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则对_____________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书利华教育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D提示:生产力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5、C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6、D提示:人口迁入越多,经济发展越快、就业水平越高。7、C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8.D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装的图表分析9.C提示:本题与上一题相联。10、C提示: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11、A提示:战争是造成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12、B提示:由于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比较低。13、B提示:典线③峰值出现时男女比例严重失调。14、C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了解程度。15.B16.B17.C18、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其中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历史时期,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了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条件。19、B提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初婚年龄大多集中于15~20岁。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A提示:不同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二、综合题21、(1)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预期寿命将越短(2)肯尼亚或沙特(注解:根据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预期寿命的关系大体在日本、世界与布基纳法索三者的连线上下波动,而肯尼亚或沙特却远离这条直线。)(3)1.9%22.(1)1321.5万(2)低低(3)降低就业医疗及保险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Ⅱ第一章复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