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练习
1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段话①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③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学习外来文化;④认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诗句。这句话①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③说明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④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C.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4.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B.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C.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5.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这句话所体现的道理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文化和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C.文化和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将广告业、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交互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电视和广播等纳入其中。“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全球化语境中的新生事物”。它“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保卫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据此回答7—9题。7.所谓文化是指A.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人类社会中的意识形态2C.区别于政治、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D.文字的载体8.各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A.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D.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9.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①发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②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推动作用;③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④挖掘文化市场潜力,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④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为此①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②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④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从2004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7年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A.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的精神D.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13.在迎接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中,志愿服务都发挥了突出作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A.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将会根治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C.说明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举措14.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红旗渠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一时代意义是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C.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D.为实施“三步走”战略提供智力支持15.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B.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3D.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1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A.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19.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下列属于这一内容的是①雷锋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③大庆精神④抗洪精神;⑤西柏坡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0.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1.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主要体现了的民族精神。A.爱好和平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22.我们民族的“精神能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党的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屹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A.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B.深厚的民族性C.相对的稳定性D.彻底的革命性和改革性23.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4.一个成熟的爱国者不会忘记历史,更会以对国家未来负责的态度,理性选择自己的爱国行为。把爱国简单地化为游行,甚至变为发泄个人情绪的违法行动,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得利的则是惧怕中国和平崛起,唯恐中国不乱的反华势力。这说明A.爱国必须和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B.坚持爱国主义就是不忘历史C.游行、示威不是爱国行为的表现4D.爱国主义在当代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反对国际反华势力2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2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7.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来源:Zxxk.Com]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9.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主观题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2)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如何?2.2005年7月7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伟大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参加开幕式的中央领导表示,中国人民一向热爱和平,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就是为了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1)抗日战争表现出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2)我们为什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