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高中数学“概率”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版)
高中数学“概率”教学研究一、整体把握高中“概率”教学内容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高中数学“概率”位于必修三和选修2-3(理科限选).主要知识如下:(一)概率知识结构图课标要求:必修三:(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选修2-3(1)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认识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2)通过实例(如彩票抽奖),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实例,理解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通过实际问题,借助直观(如实际问题的直方图),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二)重点难点分析必修三概率部分: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高中“概率”,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并学习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选修2-3(理科限选)部分:主要内容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研究一个随机现象,就是要了解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每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分布列正是描述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规律,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是两个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结合课标要求,可得如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从思想方法的角度:重点是对随机现象的理解,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从而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从知识技能的角度:一是概率的统计定义;二是古典概型以及概率的加法公式;三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期望、方差.具体地说:二项分布(期望、方差)和超几何分布(期望)难点: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二、高中“概率”教与学的策略(一)“概率的定义”的教学策略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概率,(1)知道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2)能列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3)知道通过大量地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那么,学生在高中学习概率定义,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有何区别?重点应该强调的是什么?主要有两点:(1)加强对随机现象的认识,(2)将“通过大量地重复试验,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这种直观地感性认识逐步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学习“概率的统计定义”.如何做到这些呢?老师首先需要提升认识:历史上,概率源于赌博.博弈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前提是“公平”,即“机会均等”,而这正是古典定义适用的重要条件:同等可能.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和赌博家卡尔丹(1501—1576)所说的“诚实的骰子”,即道明了这一点.在卡尔丹以后约三百年的时间里,帕斯卡、费马、伯努利等数学家都在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和扩大应用等方面做了重要的工作.直到1812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在《概率的分析理论》中给出概率的古典定义:事件A的概率等于一次试验中有利于事件A的可能结果数与该事件中所有可能结果数之比.古典定义适用的条件有二:(1)可能结果总数有限;(2)每个结果的出现有同等可能.其中第(2)条尤其重要,它是古典概率思想产生的前提.这就使得古典定义的方法能应用的范围很窄,同时还有一些数学上的问题(贝特朗悖论).1919年,德国数学家冯.米塞斯(1883—1953)在《概率论基础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加,某个事件出现的频率m/n总是在一个固定数值p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把这个固定的数值p定义为这一事件的概率.虽然统计定义不能像古典定义那样确切地算出概率,但是却给出了一个估计概率的方法.而且,它不再需要“等可能”的条件,因此,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它的适用范围更广.但是从数学理论上讲,统计定义仍然是有问题的.有循环定义之嫌.因为定义中出现了‘可能性’.这指的就是概率.(类似地在古典概率定义中通常出现‘等可能性’).你可以设法避免这类词出现,但其本质的意义无法避免.事实上,概率的统计定义的数学描述是(弱)贝努里大数律(老师们在大学都学过):它说的是:当试验次数时,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某个常数p的偏差大于任一个正常数的可能性趋于零.之所以不能用这个式子中的常数p作为‘概率’的定义,是因为在这个式子中已经有了‘概率’.也就是说:概率的概念笼统说并不难,但若深入到理论或哲学中去讨论,问题就有一大堆.在数学上,概率的概念是用公理化的形式定义的.即使是大学数学系的学生,由于他们大都不学‘测度论’,也无法完整地理解这种公理体系的意义.概率的古典定义、统计定义有其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不能因噎废食.这里希望教师了解的是,在各种教科书中出现的‘概率统计定义’,‘古典概率定义’,‘几何概率定义’都是一些描述性的说法,教师不应该过分地去揣摩,探究那里的用语,而应理解其实质.那么,我们在中学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概率的概念呢?“理解其实质”是指什么呢?我想主要应该理解以下几点:1.“重复试验”.“重复试验”是指条件相同下的试验,严格说在现实中两次试验条件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这里给出的是数学模型.至于现实中哪些问题能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是另一个问题.2.频率和概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事件发生频繁的程度,从而可以用来度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但频率是随机的,是这n次试验中的频率.换另外n次试验,一般说,频率将不同,而概率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常数.因此,人们用概率来度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过,在现实中,概率往往是不知道的,通常用频率来估计概率.恰如在现实中,一根木棒的长度是一个客观的常数,但其值是未知的,我们是用测量值来估计其长度,不论仪器多么精确,测得的数值都会有误差(即测量值是随机的),但总是稳定在木棒的真实长度值的附近.3.概率反映的是多次试验中频率的稳定性.有人往往错误地以为,掷一个均匀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等于二分之一,就应该两次试验中出现一次正面.掷一个均匀骰子,每掷六次,各点都应该出现一次.否则就是不均匀.事实上,频率的稳定性反映的是大量试验中出现的性质,其稳定性要在试验次数很多时才体现出来.对个别的几次试验,由于其随机性,是无法预料的.4.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趋于概率?请正确理解与的区别.正确的应该是:即使n非常大,出现频率偏离概率较大的情形也是可能的,这是随机现象的特性.在概率的教学中,对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有人建议用试验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这当然是很好的.例如,在讨论抽签与抽取顺序无关时,就可以用试验来模拟.但必须注意到频率偏离概率大的情形.例如,扔一百个均匀硬币,一面出现30个,另一面出现70个,是不奇怪的.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5.结果的随机性不同于结果未知.比如,至今人们还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成立,但这个命题没有任何随机性.6.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定要大量试验?实验次数多少合适?狄莫弗-拉普拉斯极限定理给出了解答:.(*)其中,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例如掷硬币的问题,若要保证有95%的把握使正面向上的频率与其概率0.5之差落在0.1的范围内,那要抛掷多少次?根据(*)式,可以估计出.有人认为概率的统计定义没什么可讲的,学生有生活经验,很容易理解.从某一方面看,确实如此.学生不难理解掷均匀硬币时,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掷均匀骰子时,出现各个点数的可能性都是六分之一,等等.(不过,从历史上看,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经过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的.教科书上记载的那些历史上掷硬币的试验说明了这一点.之所以会做这么多的试验,就是因为人们在过去认识不到这种频率的稳定性.)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策略:1)首先通过大量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归纳出随机事件的概念.2)然后再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通过发现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认识概率的意义.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如何把握规律?3)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信息,体会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方法来估计概率.紧紧抓住大量、重复这两个关键词,认识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这种方法.4)通过数学实验,观察频率,再次体会随机性与规律性,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其中还可以结合历史上科学家们做抛掷硬币实验的例子,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二)古典概型的教学需要明确的是古典概率是一类数学模型,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确切描述.扔一个硬币,可以看成只有两个结果:“正面向上”和“正面向下”.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从而符合古典概率的模型.但现实情况是,硬币可能卡在一个缝中,每一面既不向上也不向下.另外,硬币是否均匀,也只能是近似的.同一个现实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模型来描述.例如物理上,地球有时被看成是一个质点(在研究天体运动时),有时被看成椭球(飞机的航程),有时被看成平面(人在地面行走时).在这里同样如此.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古典概率模型来解决.在古典概率的问题中,关键是要给出正确的模型.一题多解所体现的恰是多个模型.下面举一个例子.例1.某人有6把钥匙,但忘记了打开房门的钥匙是哪一把.于是,他逐把不重复地试开.若6把中只有1把能打开房门,则(1)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的概率是多少?(2)最多3次试开一定能打开房门的概率是多少?解法1:把6把钥匙分别编号,能打开房门的钥匙记为“k”.把用6把钥匙逐把试开房门当作一次试验(即把6把钥匙全部试完,不论能否打开房门),于是每个基本事件就相当于6把钥匙的一个全排列,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为.这些结果是等可能的.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即“k”排在第3位上,共有种结果,故“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设为事件A)”的概率为.最多3次试开一定能打开房门,即“k”排在前3位上,共有种结果,故“最多3次试开一定能打开房门(设为事件B)”的概率为.解法2:由于本题中讨论的是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的概率,所以,我们可以着眼于前三次,把“从6把钥匙中选出3把,逐把试开房门”当作一次试验.于是,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为.这些结果是等可能的.(1);(2).解法3:还可以着眼于k的位置.把“用6把钥匙逐把试开房门”当作一次试验(即把6把钥匙全部试完,不论能否打开房门),但只考虑第几次能打开房门,也就是考虑k排在第几位,这样,就只有6个基本事件.(1);(2).解法4:仍把钥匙如前编号.我们只关注第三次(前三次)取到的钥匙.第三次取到的钥匙显然是这6把钥匙之一,即,有6种结果.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当第三次取到“k”时,第三次恰好打开房门.因此,“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的概率为;最多3次试开一定能打开房门的概率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概率的古典模型、体会概率模型的意义.但其中排列组合并非必要的知识.若将问题改为:有1个黑球和5个白球(除颜色外它们都相同)放在一个袋中,现从中取球,取出记录颜色后再放回.求“第3次取到黑球”的概率.解:由于是有放回地抽取,所以,每次抽取都可以看做是相互独立的,故第3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对古典概率模型的认识在具体题目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ⅰ)等可能性与非等可能性;(ⅱ)有序取与无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概率”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4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