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三生物周练四(2016.10.16)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功能发生改变B.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C.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升高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5.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6.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大量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B.图2中与受体蛋白结合的只能是特定的信号分子,体现了生物膜的识别功能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图3中合成的ATP2D.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磷脂不同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⑤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A.③④⑤B.①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④⑤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D.消化酶在消化腺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共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10.在人的个体发育中,胚胎干细胞可分化形成皮肤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肝组织干细胞等专能干细胞。那么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涉及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所有经历分化的细胞都不再具有分裂的能力B.所有的专能干细胞内含有相同的DNAC.这些细胞若被病毒感染而被机体清除,依赖细胞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机制D.专能干细胞的分化是定向的,故不存在通过皮肤干细胞产生血红细胞的可能1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12.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一般不会发生基因变化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一般都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13.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的某男子体内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的比较正确的是A.基因a分子数目依次为2:1:2(或0)B.X染色体数目依次为0:1:0(或2)C.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2:0D.核中DNA分子数目之比:2:2:11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B.0.50和0.50C.0.36和0.64D.0.82和0.1816.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17.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18.某个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若考虑终止密码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基因的长度至少是()A.75对碱基B.78对碱基C.90对碱基D.93对碱基19.下列对甲、乙两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D.能发生乙图中合成⑤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20.某野生植物(2n=16),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4某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花:白花=1:3。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要测定该植物的基因组,需要检测8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对人类而言,则需要检测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和_____。(3)根据题干可知,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若对其进行测交,后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4)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中,白花植株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5)若要短时间内培育能够稳定遗传的紫花植株,可选用_____育种,该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多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白花窄叶粗茎有________种基因型。(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M×N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_,红花宽叶细茎植株占_________,白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为_________。5(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右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让植株M自交,F1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为__________。(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如上图所示)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已知单个(B或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现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对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①若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②若___________,则该植株单个(B或b)基因的染色体易位;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和b基因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b基因连在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6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考查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难度选中。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因此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A正确;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甲基绿结合,B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因此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不可判断其呼吸方式,C错误;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料,因此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时不能用盐酸处理,D错误。2.【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脂质的种类及主要作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三种,A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有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对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D正确。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空间结构改变,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脂质中除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外,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B错误;纤维素为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故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正确;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的比例升高,D正确。4.【答案】D【解析】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有很多种类依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大肠杆菌等(只要有相关的酶即可);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主要进行二分裂等增殖方式,如细菌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真核和原核)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5.【答案】D【解析】叶绿体合成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能进入细胞核,A错误;氢离子进入液泡要跨膜,需主动运输,B错误;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运入,C错误;内质网膜外连细胞膜,根据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点,可以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D正确。6.【答案】D【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以“胞吐”形式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mRNA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生后,经由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老化受损的细胞器将被溶酶体“吞入”消化,C正确;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简单扩散”,D错误。77.【答案】B【解析】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图2中与受体蛋白结合的只能是特定的信号分子,说明受体蛋白与信号分子之间具有特异性识别机制,能体现生物膜的识别功能;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细胞呼吸合成的ATP,而图3中的生理过程属于光合作用;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8.【答案】C【解析】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①正确;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是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同时形成ATP,②正确;ATP在细胞中含量稳定,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的转化迅速,③错;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④正确;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来自光反应阶段的产生,由于夜间不能进行光反应,所以夜间不能将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⑤错。9.【答案】D【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不一定只由腺细胞合成,A项错误;所有酶其中包括RNA,遇双缩脲试剂不呈现紫色反应,B项错误;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反应后酶不会被降解,C项错误;消化酶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运输,分泌到细胞外是胞吐,穿过0层磷脂双分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周练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5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