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
第14课理性之光目标:认识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了解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卢梭1、背景: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政治)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精神)(思想文化)科技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一、启蒙运动兴起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人物著作及观点意义孟德斯鸠(法)伏尔泰(法)卢梭(法)康德(德国)二.重要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结合教材提供的材料思考,孟德斯鸠是如何看待滥用权力行为的?为防止滥用权力他提出了什么学说?有什么重大意义?探究2:(伏尔泰)伏尔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课文材料概括他是怎样倡导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怎样理解“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探究3:(卢梭)结合课文材料,概括卢梭是如何论证“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的?他的观点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探究1:(孟德斯鸠)探究4:(康德)如何理解康德的“人非工具”的观点?他的观点有何意义?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探究1:(孟德斯鸠)观点: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学说:三权分立。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探究2:(伏尔泰)观点:反对天主教会,抨击封建专制,自由平等。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理解: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探究3:(卢梭)概括:人生而平等、自由,但受专制暴君压迫,其靠暴力进行的统治,违背人民意志,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影响: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动力理论。探究4:(康德)观点: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意义: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二.重要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人物著作及观点意义伏尔泰(法)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哲学通信》、根本上否定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倡导民主政治《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反对私有制;创立民主共和国“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纯粹理性批判》人非他人之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卢梭(法)康德(德)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理论上:提倡理性,尊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批判对象: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政治设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①一“用”: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旗帜)②二“批判”: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象)③三“追求”: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目标)④四“消灭”: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任务)启蒙运动含义(性质):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在欧洲掀起的一场宣扬自由、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三、启蒙运动的影响启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探究: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能否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由此可得到怎样的启示?2、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3、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继承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练一练先贤祠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并脱离教会后,改为埋葬法国历代伟人的墓地。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和大仲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伏尔泰伏尔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卓越代表。他虽然仍主张信仰上帝,但是极力抨击天主教会,说教会是“迷信的恶魔”;他还对罗马教皇进行了猛烈批评。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伏尔泰雕像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著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精神上的准备。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世家,曾做过高级官吏,但他后来受时代精神的影响,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不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且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孟德斯鸠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卢梭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自由平等;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卢梭康德康德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并且为被称之为唯物辨证法的哲学大厦尊定了基础。他被称之为哲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家。1781年开始,他发表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批判”论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康德自然科学的进步表现•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1643—1727)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第14课:理性之光孟德斯鸠康德卢梭伏尔泰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成千上万地向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奔去。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攻占巴士底狱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实践:(2013年天津卷No.1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演进使理解世界的视角从宗教神话转向自然B.文艺复兴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C.启蒙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D.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强调理性与政治变革解析三次大的演进主要是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A项描述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项描述的是近代人文思想的产生阶段;C项描述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而不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只有D项描述符合史实。答案D6.右图中左上角的人物为牛顿,伏案而书的是伏尔泰。该图蕴含的主题应该是()A.启蒙运动受益于科学发展B.牛顿创建了经典力学C.宗教决定了科技发展D.伏尔泰开启了启蒙运动解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本题中的图片反映了科学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启蒙运动受益于科学成就的发展。科学发展对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反封建斗争起到了推动作用。A本节内容结束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