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某小断面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工程简况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3控制性工期要求1.4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编制依据2.2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2.3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2.4施工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2.1组织机构设置2.2管理原则及制度2.3施工平面布置2.4施工准备第四章引水埋管工程4.1简述4.2管道基坑开挖4.3管道安装4.4埋管填土4.5护坡砌筑第五章引水隧洞工程5.1简述5.2隧洞开挖5.3隧洞支护施工5.4隧洞洞身衬砌施工5.5灌浆与排水孔施工5.6进人孔施工第六章箱涵及通气管工程6.1简述6.2出口箱涵施工6.3通气管施工6.4出口箱涵及通气管填土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1总工期7.2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8.1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8.2人员的安排计划8.3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工程质量目标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9.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9.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9.5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9.6技术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安全管理体系10.2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1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2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2.1冬季施工措施12.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三章其他管理措施13.1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1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3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工程简况1.1.1工程简况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都江堰境内,距成都约50km,距阿坝州汶川县约90km,距都江堰市城区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引水线路沿岷江左岸延伸,始于白沙河口左岸,终于玉垒山公园大门西侧的市人民医院。全长5046.8m,引水钢筋混凝土管直径1.4m,引用流量1.5m3/s,引水涵管始端设计底板高程738.40m,出水口底板设计高程为727.00m。主要建筑物引水涵管、引水隧道、压力箱涵为5级,临时施工导流等建筑物为5级。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20年一遇标准(P=5%)。1.1.2工程总体布置1、埋设输水涵管输水管道采用预制三阶段管铺设,预制三阶段管为承插式结构,采用橡胶圈密封,内径为1.4m,静水压力≥0.4MPa,且须符合GB5696-94,管底部铺设40cm厚C15毛石混凝土垫层,底宽1.8m,并在垫层上设置两毡三油后铺设管道。输水线路平面及里面转弯段采用定制三阶段涵管,并设置镇墩。在桩号(引)1+400.00、(引)1+620.00、(引)2+063.67处管顶部设置自动进(排)气阀(φ=0.2m),采用预制三通三阶段管(主管段R=0.7m,通气支管R=0.1m,并预埋法兰盘,法兰盘大小与自动进(排)气阀法兰相同)。在桩号(引)1+350.00、(引)1+480.00、(引)1+928.00处管底部设置放空阀(φ=0.2m),采用预制三通三阶段管(主管段R=0.7m,通气支管R=0.1m,并预埋法兰盘,法兰盘大小与自动进(排)气阀法兰相同)。管道铺设完成后,采用砂卵石回填至原地面高程,管顶埋深一般约为2~4m左右,对个别砂层地段采取换基处理,施工过程应注意对管道的保护,涵管(引)1+500.00~(引)2+150.00段需开挖原堤防埋设涵管,涵管埋设完成后需恢复堤防原貌,堤防采用1m厚C20混凝土护坡。2、新建引水隧洞(1)隧洞进口渐变段渐变段连接涵管与隧洞进人井段,与涵管连接处预留承插槽,具体尺寸及做法详见厂家资料,采用橡胶圈密封。与进人井段连接处采用615型橡胶止水密封。渐变段起始端内部为圆形,直径1.4m,外部为城门洞型,尺寸2.2m×2.2m,渐变段末端为城门洞型,净尺寸2.3m×2.6m,衬砌厚度0.4m。渐变段长5m,后接进人井,为避免不均匀沉降,渐变段与进人井段设置2cm沉降缝。(2)隧洞进口进人孔段进人井段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进人井井口与地面高程同高,由于管内为有压流,为防止水流溢出,在井口设置密封钢板,今后检修时需关闭进水口阀门后再打开进人井盖板。(3)进口管棚段管棚段采用管棚法施工,在覆盖层内成洞,过流断面尺寸为1.5×1.8m(宽×高)。覆盖层成洞段约110m,永久断面采用40cm厚C25钢筋混凝土衬砌。(4)基岩段引水隧洞线路沿岷江左侧山体布置,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过流断面尺寸为1.5×1.8m(宽×高),长约1143.21m。(5)出口管棚段出口成洞条件较差部分采用管棚法施工,过流断面尺寸为1.5×1.8m(宽×高)。长约65.0m,永久断面采用40cm厚C25钢筋混凝土衬砌。3、压力箱涵、通气管压力箱涵位于玉垒山公园大门西侧的市人民医院附近,与新建引水隧洞相接,箱涵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置于基岩之上。侧面底部设三孔φ50cm出水孔,空内预埋φ50cm钢管,伸出结构20cm,钢管外端焊接法兰盘,用于外接钢管或阀门将水引至古城区;顶部设φ50cm通气管,通气管选用DN500钢管并做防锈处理后沿隧洞出口边坡基岩面布设,基础设砼垫层,出口高程758.00m。箱涵及通气管安装后采用原土回填至原地面高程。为便于后期管理单位维护,在压力箱涵顶部设置检修进人井,进人井段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进人井井口与地面高程同高,内设钢爬梯便于上下通行。由于管内为有压流,为防止水流溢出,在井内设置密封钢板,今后检修需关闭进水口阀门后再打开进人井盖板。4、细部结构自动进排气阀:在涵管倒坡顶点处桩号(引)1+400.00、(引)1+620.00、(引)2+063.67处管顶部设置自动进(排)气阀(φ=0.2m),采用预制三通三阶段管(主管段R=0.7m,通气支管R=0.1m,并预埋法兰盘,法兰盘大小与自动进(排)气阀法兰相同)。管道放空阀:在涵管低点处桩号(引)1+350.00、(引)1+480.00、(引)1+928.00处管底部设置放空阀(φ=0.2m),采用预制三通三阶段管(主管段R=0.7m,通气支管R=0.1m,并预埋法兰盘,法兰盘大小与自动进(排)气阀法兰相同)。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水文气象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由于四川盆地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冬春主要受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干冷气团控制,盛行偏北季风。夏秋受来自太平洋和孟加拉湾暖气团影响,盛行偏南季风。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偏高,具有春旱、夏热、秋雨、冬暖,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冬春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都江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225.4毫米;多年平均日照1024.2小时,多年平均风速1.4m/s。1.2.2工程地质1、地质概况引水工程管线位于都江堰市西北侧,地处龙门山准地槽南缘山前褶皱带,属于龙门山脉中南段。工程场区地貌变化较大,工程场区从引水口到出水口的地貌依次分为河流冲积区和中~低山丘陵区。(1)河流冲积区老白沙镇场镇附近的白沙河口左岸至二王庙景区北大门为岷江高滩地,长度2143.86m,覆盖层厚度10~15m。该区地形平坦,属于河流冲积区。(2)中~低山丘陵区岷江村到玉垒山公园大门侧的出水口为低山丘陵区。该区海拔最高处是二王庙山顶上,海拔1053.9m,海拔最低处是岷江河中,海拔约730m,该区最大地形高差约330m。地貌以海拔850m~950m的低山丘陵为主、一般地形高差小于100m。该区斜坡较陡,斜坡坡度一般为45º~60º,斜坡高度一般为50~100m为主。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影响,区内北东向冲沟发育。冲沟主要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泥岩、碳质泥岩等软弱岩层经风化、冲刷剥蚀形成,走向与岩层走向近于平行,冲沟内一般有小流量地表水;另一种是由断层破碎带等破碎岩层经冲刷剥蚀发育而成,该类冲沟一般沟口较宽,沟谷中地形较平缓,植被覆盖茂密。2、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根据招标文件各段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2+143.86~2+404.1m段:地层为T3X3地层,岩性以灰至灰黑色互层~中厚状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碳质泥岩和煤层(线)。岩石总体上为中硬岩,岩体结构面较发育,且具有一定张开度。该段隧洞存在洞室块体不稳定、洞顶垮塌(冒顶)、地下水渗漏、瓦斯等问题。(2)2+404.1~2+423.67m段:该段为二王庙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为块碎石土,结构较松散。该段的洞室稳定性差,存在洞壁与洞顶垮塌(冒顶)、地下水渗漏、涌水体等问题;(3)2+423.67~2+813.43m段:J3L2:岩性灰绿色中层状细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与棕红色粉砂质泥岩,局部见块状砾岩。该段隧洞存在洞室块体不稳定、洞壁垮塌、地下水渗漏等问题。(4)2+813.43~3+046.8段:K2j:上段为紫灰色块状砾岩夹含砾砂岩和粉砂岩等,下段为厚层~块状含砾不等粒岩屑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该段隧洞存在洞室块体不稳定、地下水渗漏等问题(5)3+046.8~3+395.82段:K2g:砾石层,砾石含量为60%~70%,分选和磨圆均好,砾石成分复杂,以灰岩砾石为主。该段隧洞存在洞室块体不稳定、洞顶垮塌(冒顶)等问题3、引水涵管工程地质条件引水线路0+00~2+240.00段以埋管形式铺设的引水管,埋管总长度2240m,其中0+00~2+131.86顺岷江左岸的高滩地开挖铺设,该段管道基坑开挖深度2.5~6m;2+131.86~2+240.00开挖岷江左岸的人工填土和Ⅰ级阶地,该段管道埋深10~14m,埋管基坑属于深基坑,埋管存在基坑稳定、基坑涌水、地基沉降等问题。1.3控制性工期要求本引水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期中主要工程项目有:管道工程及护坡恢复工程、隧洞工程;控制性关键项目是隧洞开挖、衬砌。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计划于2011年4月30日全部完工,工期120日历天。本引水工程控制性关键项目计划完工日期见下表:控制性关键项目计划完工日期表编号项目名称要求完工日期备注1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12月1日2引水隧洞洞脸完工日期2010年12月20日3引水隧洞贯通日期2011年2月28日4引水隧洞衬砌完工日期2011年3月20日5本合同工程完工日期2011年3月30日1.4现场施工条件1.4.1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设计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类型为混凝土粗细骨料、块石料。白沙河砂砾石丰富,都江都堰市所有建筑物的砂砾料多来至白沙河,因此,砂砾石料质量、储量均能满足要求,运距约5km,交通方便。由于本区为平原区,块石料缺乏,白沙河超粒径卵石较丰富,因此,可用超粒径卵石代替块石,料源丰富,运距约5km,交通方便。回填土石料可利用涵管开挖料,不足部分可就近开挖粘土。1.4.2施工交通运输都江堰市古城区景观引水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都江堰境内,距成都约50km,距阿坝州汶川县约90km,距都江堰市城区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1.4.3施工用风、水、电、通信系统1、施工供风系统本工程隧洞开挖用风,施工单位自备9m3移动式空压机即可,不另设设供风系统。2、施工供电工程施工用电:采用网点,从工程附近线路高压端T接至各施工点降压使用。局部施工点仍需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3、供水系统施工点均从岷江或其支流上抽取。各工区各建水池,作为生产用水不需处理。净化后可作为生活用水。4、施工通信工程移动通讯覆盖全区构成对外通讯系统。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编制依据1、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第二次)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招标范围工程数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设计图纸等。2、有关现行行业标准及规范;3、本单位在边坡和地下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及经验;4、本单位可调动的设备、人员等资源;5、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地下工程施工设备及工艺、技术等。2.2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1、
本文标题:某小断面引水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