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成中学2016-2017年度高二上册月考地理测试题1.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2.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C.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3.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农业特色依次具有下面所列的是()A.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B.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C.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D.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今年春节刚过,江西某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体被同一家工厂辞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步推广机器人替代手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劳动力成本提升B.科技水平的提高C.产业结构的调整D.人口结构的改变5.同家庭、同村落的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进入同一工厂务工的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治C.交通D.文化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示意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回答下列各题。6.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7.“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8、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A.秦岭B.太行山C.阴山D.大兴安岭9、我国的草原多分布在:()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B.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C.东北、西南的边缘山区D.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11.我国应对这次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③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④完善交通网,大量增加产品的出口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我国农业部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主要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集中的“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2015年这一区域玉米面积1.56亿亩,比2005年增加了7000多万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近期我国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直接因素最可能是()A.国家政策B.市场需求C.气候变化D.生产成本13.我国近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生产快速发展B.玉米消费需求不足C.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D.玉米质量明显下降14.我国“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东北冷凉地区低温冷害早霜B.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壤退化沙化C.西北风沙干旱区昼夜温差大D.西南石漠化地区干旱地形复杂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5、16题:15.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16.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7—20题。17.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18.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19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20.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图4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3题。2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22.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23.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温低B.云量多,反射强C.距海近,水汽多D.纬度低,对流旺随着中央农业政策的落实,我国许多地方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而且为我国农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甲地位于黄河河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B.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且纬度较高,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C.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D.乙地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距海近,灌溉便利,利于蔬菜生长25.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鲜奶往往需要进行加工。为满足市场需要,图示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丙:原料丁:技术B.丙:原料丁:市场C.丙:劳力丁:市场D.丙:政策丁:交通图426.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甲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8分)(1)甲图是(1或7)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4分)(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4分)(3)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4分)(4)甲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分)27.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16分)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6、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乙①②③④⑤甲①②③④⑤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坡度范围13°13°-17°17°-21°21°地形坡度-0.17-0.73-0.66-0.24土地开垦率0.540.760.780.44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根据图16,在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m的区间。(4分)(2)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2分)A.云贵高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山东丘陵(3)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10分)28.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16分)(1)试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8分)(2)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月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