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年级地理科月考试题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必做,共60分)注意事项:1.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2014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从阿根廷当地时间2014年1月5日开始,结束于阿根廷当地时间1月19日。赛事发车地点为阿根廷的罗萨里奥,比赛先后经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3个国家,总里程超过8800千米,最后抵达智利瓦尔帕莱索。据此回答1-3题。1.假设某选手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携带了一个GPS信号接收机,该设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A.测定该选手所处的位置B.测定所经地区的海拔C.确定该选手行进的方向D.获取实时自然景观变化2.赛事过程中,如果某选手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定线路,需要利用的技术是()A.RS和GISB.GIS和GPSC.RS和GPSD.数字地球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D.地震烈度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面4--7题。4.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破坏植被6.下列现代技术中可以有效的对土地荒漠化现象进行监测的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D.数字地球7.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8--9题: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干旱和大风现象9.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1~2题。10.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A.过牧B.滥垦C.滥伐D.滥采11.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A.松嫩平原B.青藏高原C.呼伦贝尔草原D.塔里木盆地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①改善生态环境②增加木材产量③调整农业结构④增加农民收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D.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14.关于“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B.难以通行、开发较晚C.这些区域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强D.本区开发的难度较大15.雨林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植物生长速度慢D.群落以乔木为主,其他的物种很少16.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17.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8--24题:18.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炭储量大质量优②铝土矿储量大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①黄河②汾河③秦岭④太行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进一步增加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A.西气东送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C.引黄入晋工程D.黄河整治工程2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殖,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2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23.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主要是()A.多输煤少输电,减少了山西大气污染B.少输煤多输电,提高了山西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C.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D.山西的煤炭开采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2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据此回答25--26题。25.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便利26.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27.a.d两区域农业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不B.水源条件不同C.光照条件不同D.地形条件不同28.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区域的特征,表述不正确是()A.a主要是以水田为主的农业区B.b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农牧区C.c主要是牧区和灌溉农业区D.d主要是独特的高寒农牧区29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汕尾市陆河县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30--32题3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3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3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33-35题。33.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①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③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34.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35.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36.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的成分D.含蓄水源37.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森林锐减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酸雨B.①--土地荒漠化②--森林锐减③--水土流失④--酸雨C.①--酸雨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森林锐减D.①--土地荒漠化②--森林锐减③--酸雨④--水土流失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问题。38、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A.加强天气预报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39、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④40.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第II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第II卷共4道题。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41.读有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9分)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气候原因。(3分)(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42.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3分)(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3分)(3)读图,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4分)4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________(4分)(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1分)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波浪作用(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1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4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2分)(4)(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高二年级地理月考试题第II卷答题卷41、(1)(2)(3)42、(1)(2)(3)43、(1)(2)(3)(4)44、(1)(2)(3)(4)1--5DAACC6--10ADADA11--15C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月考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