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二文科必修三综合测试
-1-高二文科地理期末检测题A2013-12-9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B.bC.cD.d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7.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8.GI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9.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2-1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1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2—13题。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溶蚀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4—17题。14.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A.哈大线B.陇海线C.大秦线D.宝成线15.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6.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7.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18.下面植被最稀疏的地区是()A.东南亚地区B.刚果河流域C.埃塞俄比亚高原D.东非高原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第19—21题。19.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0.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3-21.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22.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C.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23.惠州剑潭水利枢纽已顺利地拦截东江,并发挥着效益。这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坝址上游两岸的地下水位D.稳定坝址下游河流径流季节变化24.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机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25.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26.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B.温带草原和山地草场广阔C.居民以肉食为主D.沙漠和戈壁滩广布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7—28题。27.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8.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9.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D.商品棉基地30.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3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4-3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34.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35.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36.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5-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37.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迁入上海,主要原因是()A.实现生产与研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B.浦东地价较我国许多新开发区低C.上海是国际航空港,利于研发人员往来D.上海人口多,便于建立营销网络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38~40题。38.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39.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40.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12345678910DBDBDBBADA11121314151617181920CBACDBDCCD21222324252627282930CDDBDBBDDB31323334353637383940DCDBABAABB-6-41、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________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_____________等。7:答案:(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本文标题:高二文科必修三综合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