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竞赛摩擦角及其它
高中物理竞赛——摩擦角及其它一、摩擦角1、全反力:接触面给物体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称全反力,一般用R表示,亦称接触反力。2、摩擦角:全反力与支持力的最大夹角称摩擦角,一般用φm表示。此时,要么物体已经滑动,必有:φm=arctgμ(μ为动摩擦因素),称动摩擦力角;要么物体达到最大运动趋势,必有:φms=arctgμs(μs为静摩擦因素),称静摩擦角。通常处理为φm=φms。3、引入全反力和摩擦角的意义:使分析处理物体受力时更方便、更简捷。二、隔离法与整体法1、隔离法:当物体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有必要各个击破,逐个讲每个个体隔离开来分析处理,称隔离法。在处理各隔离方程之间的联系时,应注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2、整体法:当各个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不顾个体的差异而讲多个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处理,称整体法。应用整体法时应注意“系统”、“内力”和“外力”的涵义。三、应用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前进。若此力大小不变,改为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仍能匀速前进,求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解说:这是一个能显示摩擦角解题优越性的题目。可以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法一,正交分解。(学生分析受力→列方程→得结果。)法二,用摩擦角解题。引进全反力R,对物体两个平衡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矢量平移,得到图18中的左图和中间图(注意:重力G是不变的,而全反力R的方向不变、F的大小不变),φm指摩擦角。再将两图重叠成图18的右图。由于灰色的三角形是一个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其顶角的角平分线必垂直底边……故有:φm=15°。最后,μ=tgφm。答案:0.268。(学生活动)思考:如果F的大小是可以选择的,那么能维持物体匀速前进的最小F值是多少?解:见图18,右图中虚线的长度即Fmin,所以,Fmin=Gsinφm。答:Gsin15°(其中G为物体的重量)。2、如图19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斜面上,并用一平行斜面的、大小F=30N的推力推物体,使物体能够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而斜面体始终静止。已知斜面的质量M=10kg,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解说:本题旨在显示整体法的解题的优越性。法一,隔离法。简要介绍……法二,整体法。注意,滑块和斜面随有相对运动,但从平衡的角度看,它们是完全等价的,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做整体的受力分析时,内力不加考虑。受力分析比较简单,列水平方向平衡方程很容易解地面摩擦力。答案:26.0N。(学生活动)地面给斜面体的支持力是多少?解:略。答:135N。应用:如图20所示,一上表面粗糙的斜面体上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一推力F作用在滑块上,使之能沿斜面匀速上滑,且要求斜面体静止不动,就必须施加一个大小为P=4mgsinθcosθ的水平推力作用于斜面体。使满足题意的这个F的大小和方向。解说: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静力学题,可以动用一切可能的工具解题。法一:隔离法。由第一个物理情景易得,斜面于滑块的摩擦因素μ=tgθ对第二个物理情景,分别隔离滑块和斜面体分析受力,并将F沿斜面、垂直斜面分解成Fx和Fy,滑块与斜面之间的两对相互作用力只用两个字母表示(N表示正压力和弹力,f表示摩擦力),如图21所示。对滑块,我们可以考查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平衡——Fx=f+mgsinθFy+mgcosθ=N且f=μN=Ntgθ综合以上三式得到:Fx=Fytgθ+2mgsinθ①对斜面体,只看水平方向平衡就行了——P=fcosθ+Nsinθ即:4mgsinθcosθ=μNcosθ+Nsinθ代入μ值,化简得:Fy=mgcosθ②②代入①可得:Fx=3mgsinθ最后由F=2y2xFF解F的大小,由tgα=xyFF解F的方向(设α为F和斜面的夹角)。答案:大小为F=mg2sin81,方向和斜面夹角α=arctg(ctg31)指向斜面内部。法二:引入摩擦角和整体法观念。仍然沿用“法一”中关于F的方向设置(见图21中的α角)。先看整体的水平方向平衡,有:Fcos(θ-α)=P⑴再隔离滑块,分析受力时引进全反力R和摩擦角φ,由于简化后只有三个力(R、mg和F),可以将矢量平移后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22所示。在图22右边的矢量三角形中,有:)sin(F=)(90sinmg=)cos(mg⑵注意:φ=arctgμ=arctg(tgθ)=θ⑶解⑴⑵⑶式可得F和α的值。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竞赛摩擦角及其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0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