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温恶劣天气方案交底
1方案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时间年月日方案名称高温、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方案交底提要: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防高温、恶劣天气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一、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二、危险性分析恶劣天气指大风、暴雨、高温等天气,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主要有坍塌、中暑、中毒、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三、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外部联络机构(消防、医院、安全监督部门等)联系方式:医疗救护电话:120消防报警电话:119公安报警电话:1102查询电话:114四、危险性分析报警联络步骤当事人或责任者不能迅速处置并控制局面时,应立即拨打应急组织电话,请应急小组领导、技术部、工程部、综合部等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综合部负责与消防队、医院、安监等单位联系并立即通知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五、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义务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黄毕双(13824181518)副组长:吴勃(18620058998)气象预报组成员:辛明(13728536186)通讯联络组成员:张灵(18664890488)资源管理员:夏友琴(13702319392)公关协调员:杨贵道(13928023531)应急抢救员:石德军(13926929299)李金水(13923887389)李坤(13531339267)李洲(15913410665)程起新(18520953154)胡海波(13802757758)杨海(15018325026)李奕振(13726059238)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本项目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可能时每年对应急预案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一次演练;(2)负责对应急人员实施应急准备与响应方面的安全技能和防护意3识培训;(3)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的原则,为应急行动配备应急设备、器材及其他应急物资,并做到专物专用;(4)必须24小时有应急值班,值班期间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并认真做好应急值班记录;(5)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险情时,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及分管领导汇报,并迅速调动本单位应急力量采取应急行动;(6)应急状态下,组织人员、设备、物资等投入应急抢险行动,及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现场情况和发展趋势,必要时提出救援请示;(7)负责传达和执行上级应急组织的各项指令;(8)在紧急情况下负责组织人员撤离、逃生。六、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中心地点:工地办公室。2、潜在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的部门,部门领导人为即定的应急组织成员。3、非工作时间发生的意外紧急事故,当值的人员为应急组织的既定成员,负责报警。七、物资准备1、防汛应急物资:潜水泵10台、铁锹20把、扫把20把,雨布50平方米。麻袋50条2、高温应急物资:麝香正气水10盒、十滴水10盒、风油精20瓶、4人丹50包。3、急救物资:担架1副,对讲机2对,手电筒:5个,创可贴10盒,医用胶带10盒,紫药水2瓶,碘酒3瓶、绷带15条。八、人员准备遇到突发情况时,应急人员应无条件立即到位。有关劳务人员的安排,统一由项目部协调处理,各方全力配合项目部开展工作。九、预警等级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预警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A、蓝色预警:大风(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雷雨大风(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B、黄色预警:天气情况为暴雨(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8-10级大风天气。C、橙色预警:天气情况为暴雨(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0-12级大风天气。5D、红色预警:天气情况为大暴雨(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4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风暴潮、12级以上大风和其它重大灾害天气。十、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当市气象局发布以上预警等级预报后,项目部必须发布预警应急等级信息,启动预案。应急救援管理小组人员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应急值班人员24小时在现场值班。(一)蓝色预警1、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人员及相关人员对深基坑、脚手架、大模板、临时用电、临建设施、现场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各自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按三定要求整改。2、立即停止起重机械作业,全面检查塔机、外用电梯和吊篮的安全装置、避雷装置,并做好检查记录。施工平台的材料,外架上的材料必须立即清理,并码放整齐,并进行加固处理;3、在市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后,所有施工现场要全部停止室外施工作业。(二)黄色预警1、项目部立即组织对所有在建工程抢险救灾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抢险人员、物资、器材、设备等。2、项目部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核查工程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并安排专人定时对重点部位、设备、临建等设施及周边环境进6行检查和观测,并做好记录。在做好蓝色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深基坑工程周边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增加对深基坑侧壁支护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的监测和巡视的频次。第三方监测的频次每日不少于两次,必要时每3小时1次。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应对起重机械基础进行详细的检查,保持基础排水畅通。起重机械必须按照应急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塔机应按照《塔式起重机应急加固措施》的要求进行加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的吊笼应降至最底层,吊篮应落到地面。(2)应重点检查大型模板支撑系统的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和缆风绳等;基础应平整、坚实,保持排水畅通。(3)应重点检查脚手架的剪刀撑、拉结点、小横杆的搭设情况,基础做到平整、坚实和排水畅通,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4)对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备齐加固器材,并做好人员撤离的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5)施工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尤其要做好各配电设施的防雨措施,检查用电线路有无破皮老化现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7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所有施工现场在市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后要全部停止施工用电。(三)橙色预警1、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救灾的人员、物资、器材、设备、车辆的到位情况以及所处的位置和机动时间,等待指令。2、应按照应急抢险预案,组织抢险人员和设备、车辆、器材等应急物资,在现场集中待命,随时准备抢险。3、项目经理在做好蓝色预警和黄色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应进一步增加对深基坑侧壁支护和周边建筑物监测和巡视的频次。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应设专人每小时巡视1次;第三方监测单位每3小时进行1次监测,如遇紧急情况应随时监测。(2)大型模板支撑系统应进一步增设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或缆风绳,并派专人进行监护。(3)脚手架应增设拉结点和小横杆,增设水平和纵向斜支撑,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四)红色预警1、按照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到达指定的地点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行动。2、项目部应按照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器材、设备等应急物资到达可能发生险情的重点抢险部位,随时准备抢险救援。3、采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将灾害天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工程部8位、设备、临建等设施及周边环境的动态观测和监测情况,在第一时间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4、项目经理在做好蓝色预警、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应会同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深基坑边坡位移、沉降,周边建筑物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小时监测1次,必要时随时出据监测记录和报告。(2)大型模板支撑系统应加倍增设剪刀撑、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3)脚手架要按照水平每3米、垂直每2米一处的标准增设拉结点,连续满设剪刀撑,增设水平和纵向斜支撑,拆除密目安全立网,降低高度,仍不能保证安全的,应立即拆除。(4)各工程项目部要严格实施应急预案,将人员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十一、高温作业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足的纯净水、凉茶和防暑降温药品,并每天对水杯、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同时,如果遇到温度为35℃以上的天气时,除需要连续作业的混凝土浇筑,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即在高温期间实行午睡制度,每天中午停工休息,下午2点半后再恢复施工以错开高温时间段,增加高温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倒班频率,防止因疲劳作业发生危险。同时,全力加强后勤保障,对施工人员膳食进行合理调配,并妥善安排药品、饮品供应等相关防暑降温工作。9同时,对容器内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场所,要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对露天作业集中和固定场所,应搭设歇凉棚,防止热辐射,并要经常洒水降温。施工现场要提供凉茶、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品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和防暑药品。施工人员的宿舍、食堂、厕所、沐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需要。施工现场的食堂要做到生熟食品要分开,食品必须当天食用,以防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现场发现法定传染病人应立即报告医院,并进行隔离,环境消毒及检疫由医院位处理。中暑的诊断与抢救:因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大汗头晕、无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体温略升高,血压下降等症状。中暑的抢救:发现中暑病人都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1)轻度中暑:给予含盐冷饮,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休息后即可恢复。2)高热型:重点是物理降温,用26-29℃温水或50%酒精全身擦浴,用电风扇吹风,头部大血管放置冰袋,静脉点滴生理盐水+氯丙嗪50mg。3)痉挛型:重点补充钠、静点5%GNS或3%NS,抽搐者用10%水含氯醛10-20ml。九、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如发生重大安全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抢险应急措施,同时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十二、台风、雨季预防及应急措施(1)、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趋势及动态,定期查询旬、月气象预报,以此安排月度施工计划;并注意邻近3天天气预报,以此安排日施工计划,并同时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10(2)、成立防洪、防台风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3)、坚持防洪、防台风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报告。(4)、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周邻地面水倒流进入场内。(5)、机电设备的电闸箱或开关采取进盒和搭篷等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6)、雨中灌筑砼时,快速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砼的施工配合比,确保水灰比的正确性。同时对正在灌筑的部位或已被灌筑砼未初凝的部位,用防水材料遮挡或覆盖。(7)、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配以抽水机将积水排出到基坑以外。(8)、现场备足覆盖材料,以保证砌好的建筑物不受雨水冲刷。十三、灾害天气过后的处置灾害天气过后,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深基坑、大型起重机械、脚手架、大模板、临时用电、临建设施等重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隐患后方可开工。对启动应急预警预案和抢险救灾,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进行总结,并书面上报,做为下次演练培训的重点内容。技术负责人交底人11接受交底人
本文标题:高温恶劣天气方案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1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