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文地理》城市化
第二讲城市化考纲考情三年11考高考指数:★★★★☆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知识梳理】一、城市化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1.概念:人口向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_____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A:人口增长快,对_____压力大;B:_______,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C:___________;D: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E:_____________;交通便捷城镇乡村土地收入低就业机会多文化设施齐全3.城市化水平(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4.意义:(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_____________。(2)带来了_________的变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__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区域经济发展聚落形态地区社会经济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读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1.阶段和特点:阶段特点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_________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很多城市化问题C:_________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地区差异:(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填字母)阶段。(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___(填字母)阶段。CA或B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2.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策略:(1)要发展低污染的_________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______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节能建筑自然景观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2.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长期的。【盲区扫描】1.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2.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3.城市化不仅只是指人口城市化。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即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考点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发展阶段特点问题趋势国家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中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起步早(自工业革命开始)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目前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较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合理性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拓展提升】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如图示:(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如图示:(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示:【考题研析】(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思维导引】第(1)题,从农民建房的目的分析:第(2)题,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分析:【尝试作答】(1)D,(2)B。【题组精练】读表,完成1、2题。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年7.3429.24.4753.82.8717.01960年10.3234.25.7260.54.6022.21970年13.7137.16.9866.66.7325.41980年17.6439.67.9870.29.6629.21990年22.3442.68.7772.513.5733.62000年28.5446.69.5074.419.0439.32010年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变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解析】1选D,2选C。第1题,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就可以得出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第2题,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过快的城市化是由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引起的。(2015·中山模拟)读1995~2007年上海市大型超市数量变化图(注:核心区和边缘区合称为中心城区),回答3、4题。3.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的大型超市数量大约为()A.18个B.50个C.60个D.120个4.上海市近郊区大型超市数量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A.近郊区服务种类多B.中心城区交通拥堵C.出现了人口郊区化D.中心城区人口少【解析】3选C,4选C。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中心城区包括边缘区和核心区,核心区为8个,边缘区为52个,合计约60个。第4题,随着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大量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郊区城市化,郊区市场广阔,超市数量增加。5.(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1990年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别不大,但以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呈现出高速度、高水平的特点,而贵州省城市化水平落后,且发展速度滞后。第(2)题,从自然环境上比较两省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表现在工农业基础、开放政策、交通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差异。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加固训练】下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1998~2006年间,该市()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解析】(1)选B,(2)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第(2)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治理措施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城市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及治理措施: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拓展提升】城市中心“岛屿”效应(1)雨岛效应: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原因:市区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2)混浊岛效应: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3)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高。(4)干岛效应: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5)湿岛效应: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考题研析】读表,完成(1)、(2)题。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水量区域降水量/mm径流总量/m3地表径流量/m3地下径流量/m3蒸发量/mm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区平原区64426796171377(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A.地下水位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2)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思维导引】【尝试作答】(1)C,(2)C。【题组精练】“十二五”期间,上海计划供应保障房100万套,大力推进第二产业搬迁转移。第二产业搬迁后腾出的地块,房产商拿地后须将50%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据此完成1、2题。1.上海的上述举措,除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住房困难外,还可以解决()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文地理》城市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