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0页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4.C(s)+12O2(g)===CO(g)ΔH=―126.4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A.1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kJ的热量B.12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126.4kJ的热量C.1mol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126.4kJ的热量D.碳的燃烧热为126.4kJ/mol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第2页共10页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6.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的ΔH=-1584.2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kJ·mol-1。则生成BaSO4(s)的反应热等于()A.-1528.6kJ·mol-1B.+1528.6kJ·mol-1C.+1473kJ·mol-1D.-1473kJ·mol-17.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A.煤炭、石油、沼气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8.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一直插入溶液中C.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的浓度适当过量9.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10.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528.6kJ·mol-1B.+1220kJ·mol-1C.-1220kJ·mol-1D.+1528.6kJ·mol-1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的量的增加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第3页共10页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1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0.3mol/(L·s)B.v(A)=0.5mol/(L·s)C.v(C)=0.8mol/(L·s)D.v(D)=1mol/(L·s)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不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B.反应进行到1s时,v(A)和v(D)不相等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速率为零14.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1B.Y2为0.4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1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1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第4页共10页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18.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20.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23310-.´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23310-.´mol/(L·min)第5页共10页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2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1c10.14mol·L-122.COCl2(g)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⑤⑥23.某温度下反应2A(g)B(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B.若a=b,则B容器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24.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催化剂CO2(g)+H2(g)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B.增加压强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25.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气体体积/Lc(Y)温度1241001.000.750.532001.200.900.633001.30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第6页共10页C.Q0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26.实验室用4molSO2与2mol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3(g)ΔH=-196.64kJ·mol-1,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2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状态。(1)若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2)若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3)若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4)若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8.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请根据下表一些键能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化学键键能C-F427C-Cl330C-I218H-H436S=S255H-S339(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C-Br键能________(填写数值和单位)。(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g)===O+2(g)+e-ΔH1=+1175.7kJ/molPtF6(g)+e-===PtF-6(g)ΔH2=—771.1kJ/molO+2PtF—6(s)===O+2(g)+PtF—6(g)ΔH3=+482.2kJ/mol则反应O2(g)+________(g)===O+2PtF-6(s)ΔH=________kJ·mol-1。三、实验题(18分)29.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Ⅰ.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第7页共10页①10mL2%H2O2溶液无②10mL5%H2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4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