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概况(581—907)隋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618年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亡。唐: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被藩镇所灭,唐朝结束。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总特征】: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具体史实】政治上: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完善;道州县,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削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封建选官制度科举制。经济: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水稻育秧移栽;曲辕犁。筒车;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大运河。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手工业:陶瓷业:唐三彩,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远销欧洲。丝织业吸取波斯织法和图案;海上丝路;匠户制度,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私营手工业兴起。商业: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繁荣;市——以长安两市为最,城市兴起、草市夜市;金融货币——柜坊和飞钱;外贸——广州,设市舶使,商船规模大、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文化:思想:儒学复兴;科技: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火药发明、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文艺: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通俗文学传奇”出现。书法楷书步入盛世,欧体、颜体、柳体,注重规范法度;张旭、怀素。绘画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莫高窟壁画,山水画;教育:科举制度推行;音乐舞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称燕乐,反映民族融合;宫廷舞规模宏大,吸收各族风格;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独尊,集体决策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①产生背景:a、士族没落,庶族地主崛起,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能适应政治社会需要b、隋统一之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②定义:由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科举制③发展演变:a、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以考试取士,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b、唐代加以完善,分为制科与常科,定期考试,唐中期以后以进士科为主。c、宋代重文轻武,对科举制进行改革,实行三年一考,殿试及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实行的糊名法。d、明清随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逐渐僵化正面影响①打破了门第士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政机会,从而扩大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②将考试成绩与选官相结合,有利于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③影响了中国周边国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④影响负面影响①科举制实质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统治者控制的制度,它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②在古代社会后期,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僵化,对中国教育起了负面作用,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又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④影响原因: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日趋没落的教育制度;广泛兴办的新式学堂;西方思想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影响。意义:打破了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旧式教育制度的解体和新式教育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⑤科举制的废除及意义2.手工业丝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1)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2)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3)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4)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二、社会经济1.农业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西市东市唐都长安唐代及之前的城市有何特点?1、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但经济功能不断增强2、城市布局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3、工商业活动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市”之内,在时间上也受到限制4、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东突厥:武力征服;设立都督府,羁縻府州西突厥: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2)策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突厥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民族关系:(3)具体措施:“战而后和”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1)唐代藩镇独揽地方大权,势力不断膨胀,(2)安史之乱削弱中央实力,边镇扩展到内地出现的原因藩镇割据的特点:(1)拥兵自重,对抗中央,割据一方(2)自置官吏、节度使职位父死子继(3)不向朝廷交纳贡赋,影响(1)进一步削弱唐的统治至最终灭亡(2)发展成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隋唐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特点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光照四邻。2.形成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隋唐尤其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和亚洲、欧洲乃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4)隋唐两代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经典考题领悟好]1.(2014·海南高考)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考查唐代科举制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解析:①抓题眼:唐代、科举制。②关键信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答案:C2.(2014·山东高考)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考查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①解题关键:透过户籍中的称谓认识其本质。②信息解读:材料中“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信息反映了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户数的增多,实际上说明了农业专业化程度提高。答案:C3.(2014·重庆高考)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考查唐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解析:①解题关键:正确、全面把握材料信息。②关键信息:抓住题干中“俚民婚,出财会宾客”“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当地婚俗中的婚宴需要花费巨资来宴请宾客,导致出现没有财力者私奔的情况,因此题干中“韦宙出示约束”应该是约束婚礼的大操大办,提倡节俭。答案:B4.(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考查唐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析:①解题关键:对唐代市场管理制度变化的理解。②关键信息:唐朝前期“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是指在州县所在地可以设置市场,其它地方禁止设市。唐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可以设市,说明市的建置制度已经有所调整。答案:A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考查唐代三教合一潮流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①解题关键:认识古代中国儒学的地位。②信息解读: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答案:C必须关注的命题视角——————[备考丝语]————————————————近年高考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及选官制度的题目很多,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如考题1。命题考查角度主要有:汉代察举制的利弊及影响;唐代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及其深远影响;古代中国、西方选官制度的不同及其对社会观念的影响等。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关注隋唐、北宋及明清时期对科举制的具体改革及其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将其与古代和近代西方的官员制度进行比较,明确科学制的利弊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复杂影响。1.唐初继承隋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颁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材料表明唐朝初期尚书省()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预测押题不可少]解析:从材料“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说明尚书省居于三省核心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可知尚书省不是全国政务执行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论述尚书省与其他省之间的关系,故C、D两项错误。答案:A2.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解析: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民主、公平、正义,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和提高官员的文化水平都属于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而打破特权垄断符合公平和正义,故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B3.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①军事重镇②经济繁荣③政治中心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从“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可以看出其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故①正确;从“丝竹笙歌,商贾云集”,可见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②正确;而政治因素在材料中不明显,而且政治中心一般指首都,故③错误;从“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可见其交通便利,故④正确。答案:B4.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A.钟繇B.怀素C.欧阳询D.苏轼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可知此书法应为把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草书,故B项正确;钟繇和欧阳询均擅长结构形体严整的楷书,苏轼擅长工整清晰的行书,均可排除。答案:B
本文标题:隋唐史阶段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5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