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黄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对策
1黄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对策学生姓名唐豪学号专业渔业推广导师姓名邱盛尧学生签名:_______近年来因严重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必须及时调整开发思路,坚定走生态海洋之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实现黄渤海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黄渤海概况(一)渔业概况黄渤海地处暖温带,受黑潮水系和近海沿岸水影响,历史上,海域生态环境条件优越,黄渤海区约有鱼类300种,虾蟹类41种,头足类20种,暖温性种占主要地位,其次为暖水性种类,而冷温性种类很少。渤海及黄海沿岸水域是大多数渔业种类的重要产卵场、索饵场,黄海中南部有70-80米深的黄海海槽,地势平坦,是多数渔业生物的越冬场。黄渤海区渔业开发最早,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渔场,上世纪50年代的海洋捕捞产量占中国大陆地区海洋捕捞总产量的56%,80年代以来占30%左右。黄渤海捕捞产量在建国初期为30~402万吨,直到1970年以前一直徘徊在69万吨以下,从1971年开始,由于捕捞力量快速增长,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76~1978年连续3年超过100万吨,之后略有下降。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捕捞过度、海洋水环境污染和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黄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渤海已经濒临“荒漠化”的边缘。(二)资源管理概况1.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简称《渔业法》)是中国管理包括海洋渔业在内的所有渔业活动的法律。该法1986年通过,并于2000年、2004年、2009年三次修改。1987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渔业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管理机关及其权限,并对“养殖业”、“捕捞业”、“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等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197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渤海区经济鱼虾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1年原国家水产总局颁布了《渤海区水产资源繁殖保护规定》,1991年农业部颁布实施了《渤海区渔业资源繁殖保护规定》,2004年农业部又颁布实施了《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保护渤海渔业资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开展渤海治理和资源修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重要3保障。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简称《纲要》),对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和养护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纲要》实施的过程中,农业部先后出台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进一步强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养护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伏休制度不断完善。1995年起,中国在东海、黄海正式实施伏季休渔制度,1999年又将其推广到南海海域,进而全部海域实施。迄今为止,伏季休渔制度已成为中国最有成效的渔业管理措施之一,对缓和渔业资源衰退和捕捞能力严重过剩这一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资源修复投入不断增大。黄渤海区自80年代中期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2006年《纲要》公布后,黄渤海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加大投入,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迅猛发展,放流苗种数量和投入资金数量都不断增加。截至2012年,黄渤海区增殖放流数量、人工鱼礁建设数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2年黄渤海区共放流苗种约621.6亿尾,共计投入资金约10.5亿元。建成和在建的人工鱼礁礁区面积约42.2万公顷,共计投入资金规模约25.6亿元。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改善水域资源环境状况,增加渔民收入,提升公众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快速增加。针对当前水域污染严重,各类工程建设大量侵占渔业水域的严峻局面,从2007年起农业部在黄渤海区先后划定了“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国家级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8个,以保护重要渔业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二、黄渤海区渔业水域环境问题(一)涉海工程严重挤占重要渔业水域1.填海造地。填海造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拓展陆地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填海造地短期缓解了沿海一些地方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持续不断大规模的围海造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湿地、潮间带消失、产卵场索饵场挤占,大大降低了湿地原有的环境资源效益,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均匀度和生物密度下降,某些地方特色资源消失,对水生生物资源造成永久性的影响,严重威胁着渔业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同时滨海天然湿地面积缩减,5海湾湾口变窄,水深淤浅,水交换受阻,污染物输移能力减弱,反过来又加剧了近岸海域的污染。2.油气开发。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油气开发海域,渤海油气田数量由2000年的8个,增加到2012年的27个,海上石油平台217个,总油井数1669口,油气管道275条,1769公里。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人工岛、平台建设,海底管线铺设施工会永久性占用渔业水域,造成相关海域的悬浮物浓度增大,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降低初级生产力,并对浮游动物的存活和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环境污染导致渔业水域水质状况堪忧水域环境污染是黄渤海渔业资源衰退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渤海海水质量总体一般,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突出,污染程度持续增大且呈复合型污染态势。2001-2012年,渤海三类、四类、劣四类海水水质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被污染水域面积扩大,而且污染程度仍在加重。2012年,渤海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已不足一半,降低至约47%,四类和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倍,达到1.8万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3%。黄海水质情况相对稳定,2004-2006年不符合一类海水水质6海域总面积达到峰值后回落,自2010年后稍有提高。2012年,黄海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幅度较大,达到了16530km2。由于污染面积的扩大和污染程度的加重,导致水生生物的产卵场不断缩小,且呈碎块化趋势,资源补充能力持续降低。三、黄渤海渔业资源问题(一)渔业资源量的大幅减少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黄渤海渔业资源量显著下降,渤海渔业资源量下降尤其突出。具体表现为:2010年春季渤海渔业资源量分别占1959年、1982-1983年、1992-1993年、1998年和2004年同期的0.54%、0.87%、2.1%、24.7%和72%;2010年夏季渤海渔业资源量分别占1959年、1982-1983年、1992-1993和1998年同期的26.5%、31.4%、22.4%和65.9%;2004年秋季渤海渔业资源量分别占1959年、1982-1983年、1992-1993年和1998年同期的0.58%、1.25%、2.0%和9.4%。2004年渤海渔业资源量下降到历史最低值。。(二)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1.优势种。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渤海渔业资源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价值较高的小黄鱼和带鱼等逐步被鳀鱼、黄鲫和斑鰶等小型中上层鱼类所替代。黄渤海渔业资源结构7发生了显著变化,底层大中型优质鱼类资源比例持续降低,中上层小型低质鱼类资源比例不断上升。黄海渔业资源中鳀鱼占绝对优势,该鱼种在近年声学调查中占平均生物量的80%以上。渤海鳀鱼、斑鰶等中上层小型鱼类比例占总生物量的5成以上。2011年,黄渤海产量超过4万吨的品种只有鳀鱼,超过2万吨不足4万吨的有小黄鱼、鲅鱼,超过1万吨不足2万吨的有带鱼、鲐鱼、梭鱼。2.营养结构。根据调查,渤海渔业资源的营养结构变化显著,低营养层次种类生物量占的百分比在增加,高营养层次种类生物量占的百分比在减少,从而导致渤海生态系统内部渔业资源生物平均营养级的降低。渤海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从1959-1960年的4.06下降到1998-1999年3.41,以平均每十年降0.17的速度下降,高于全球平均每十年降0.03-0.10的速度。3.生物多样性。黄渤海生态系统改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物种多样性的下降,以夏季为例,1959年调查,在渤海捕获的鱼类为71种,1982年为61种、1992年为53种、1998年仅32种、2010年为41种。主要海洋经济鱼类只剩10多种,带鱼、鳓、真鲷等几乎绝迹。渤海传统渔汛基本消失,并且海洋鱼类繁殖、栖息环境恶劣,渤海作为“黄渤海渔业摇篮”的说法已8经名不副实。(三)渔业资源生物体性的变化在长期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影响下,部分渔业种类通过自身生长速度的加快、性成熟年龄的提前、繁殖力的增加等种群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以适应捕捞压力的持续增加,维持种群的延续,而某些高等级物种则因调整能力差,导致资源迅速衰退甚至绝迹。同时造成生物体体长、体重不断减小,年龄结构降低,性成熟提前,繁殖力增加等现象(四)捕捞力量已严重超过渔业资源承受力据推算渤海最大可持续捕捞产量在44-50万吨;黄海最大可持续捕捞产量在110-150万吨,但自1992年黄渤海三省一市总捕捞产量超过200万吨后,黄渤海区渔业资源就处于严重过度捕捞阶段,虽然1999年后总产量略有下降,但每年仍保持在300万吨以上,海洋捕捞强度已远远超出了渔业资源所能承受的程度。四、对策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大渤海”综合治理体系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既面临压力与挑战,更面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得机遇期。加强黄渤海渔9业资源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保护水域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健康的需要,是提高该区域环境承载力,建设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人与海洋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议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并不断完善“大渤海”综合治理体系,成立国家层面的区域资源环境管理委员会,针对渤海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开展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划定并严格遵守渤海生态红线,确保渤海生态安全。对黄渤海资源环境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提出未来10年海洋及沿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提出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养护的重点任务,为黄渤海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二)建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全面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例子屡见于报端。生态补偿机制正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单一模式,形成污染事故赔偿资金、涉渔工程补偿资金、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以赔(补)偿资金为主的10良性投入机制。运用综合性的环境经济手段规范人类利用海洋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面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以国家修复示范区为起点,稳步扩大修复工程覆盖范围,开展大规模的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措施结合一并实施。争取设立国家研究专项,将黄渤海沿岸近海水域荒漠化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渔港与渔区基础设施建设、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建设、养殖渔业向增殖渔业过渡升级、捕捞强度控制以及渔民转产转业、发展休闲渔业、构建社会主义新渔区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全面、系统的开展研究,为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控制捕捞强度,推进捕捞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转变捕捞产业燃油补贴方式,变投入性补贴为退出性补贴。将目前普惠式的、谁捕捞强度大谁补贴多的补贴方式,改为:减少或停止对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捕捞行为和纯商业的捕捞行为的补贴,加大对小型渔船生计渔民的补贴,补贴方式为谁休渔补贴谁,谁退出捕捞产业补贴谁;二是严格加强渔船管理,将船网工具指标数量控制权限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运
本文标题:黄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