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芪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SOP)1范围1.1内容本规程规定了黄芪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需生产产地的选择、环境条件及污染物指标值、黄芪栽培品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药材商品质量。1.2范围适用于宁夏六盘山区黄芪生产区。2引用标准2.1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2GB3095-1996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3GB5618-1995国家土壤质量标准。2.4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2.5GB/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2.6GB/T17332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行业标准(2001年)《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6月1同)。2.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产地指药材传统的种植区域,具有一定面积和生境条件要求限定的土地。3.2环境条件影响药材生长和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3.3农药残留残留在药材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3.4药材最佳采收期指药材药用部位生长达到一定质量和重量的季节。4适宜条件4.1黄芪的生长条件:黄芪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怕水涝,忌高温。幼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成株后较耐旱,在陇西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100m,降水量从400mm-511mm,≥10℃积温从1840℃--2323℃的区域内。主要产区为首阳、渭河、双泉、柯寨、文峰、通安、马河等乡镇,黄芪系深根植物,要求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土壤以微碱为好,凡粘重板结,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积水的地均不易种植。忌连作。4.2环境质量4.2.1环境空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以上标准。4.2.2灌溉水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标准。4.2.3土壤环境达到国家土壤质量GB5618-1995二级以上标准。5种苗繁殖黄芪在彭阳种植主要分育苗、良种繁育、大田生产3个环节。彭阳黄芪种植多采取当年春季育苗,来年春季移栽,秋季采挖,或第三年夏季采收种子的方法。5.1繁殖方法黄芪为多年生豆科植物,传统育苗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繁殖虽能繁育大量种苗,但易产生变异。因此,本基地采用提纯复壮的黄芪优质种子。5.2种子采集指良种繁育田种子采收。5.2.1分期采收:当果荚变黄色,种子呈浅褐色时分期分批采收,随熟随采,统一打碾,时间一般在7月上旬左右。5.2.2集中采收:采收时期观察种子在即将完全成熟(7-8成)时收割,置放数日观察种子全部成熟后打碾。注意事项:打碾后的种子必须在干燥通风处阴干,切忌在太阳下尤其在水泥地上曝晒。6育苗6.1场地准备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6.2整地施肥: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6.3选种:选择优良种子,并加以精选。方法是采用风选法。选择无杂质、子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和未经农药处理的新种子。6.4种子处理:黄芪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6.4.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6.4.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6.4.3机械擦伤:用碾米机在大开孔的条件下快速打一遍,一般以起毛为度,或者将种子与直径为1-3㎜的粗砂按1:1的体积混匀,用碾子压至划破种皮为好。此方法为本规程推荐方法。6.5育苗时间及方式: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方式是撒播,即将种子撒在耙耱平的地表,再耙耱一次,使种子入土1cm-2cm,再镇压一遍,然后立即覆盖1cm厚细砂或麦草保持黄墒。播种量112.5-150kg/hm?。6.6苗子采挖:苗子采挖和移栽是黄芪栽培的两个环节。采挖时期也就是移栽的最佳时期,一般在3月中旬-4月中旬。在土壤解冻后越早越好。7移栽7.1选地黄芪是深根系植物,在陇西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选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黄绵土、黑垆土、黑麻垆土,土壤PH在7.5-8.2。大田生产可在川水地、旱台地、坡旱地种植。黄芪最优茬为小麦,忌连作。不易在土壤粘重板结,含水量大的粘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积水之地种植。同时周围无污染源。7.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整地,旱地一般翻两次,最后一次以秋季为好,一般耕深30cm以上,结合翻地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4-6kg,辛硫磷毒砂土100kg(育苗地酌减)。然后耙细整平。春季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7.3挖苗:挖苗时苗地要潮湿松软,以确保苗体完整。采挖先从地边开始,然后逐渐向里挖。挖出的种苗要及时覆盖,以防失水。最后将苗分级扎成10cm的带土小把,运往异地定植。7.4选苗:标准分三级:一级根长30cm以上,中上部直径在5mm以上;二级根长25-30cm,中上部直径在3-5mm;三级根长25cm以下,中上部直径在3mm以下。定植时应选择健壮,头稍完整,根条均匀的优质芪苗,然后分级定植。7.5移栽:适用于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移栽适期为3月中旬-4月中旬,在适宜栽植期内应适当早栽。合理密植:良种繁育株距20cm,行距35cm,栽植量需中等幼苗600kg/hm?,保苗数14万株/hm?;大田生产株距20cm,行距30cm,栽植量需中等幼苗700kg/hm?,保苗数17万株/hm?。定植方法:用锨开沟,沟深10㎝左右,然后将苗按株距斜摆在沟壁上,倾斜度为45?,接着按行距重复开沟摆苗,并用后排开沟土壤覆盖前排芪苗,苗头覆土厚度2-3cm。为了保墒,要求边开沟,边摆苗、边覆土、边耙磨。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黄芪种植一般都是在苗出齐后即可除草松土。黄芪育苗一般除草不少于4次,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一般除草不少于3次。8.2追肥:一般结合灌溉或降雨进行。主要追施无机肥,一般追肥二次,时间6-8月,每次追尿素75kg/hm?,并在移栽定植时根施钼、锌等微肥,施钼酸铵2.25kg/hm?或硫酸锌15kg/hm?,在开花期喷洒1000ppm的乙烯利,收获前3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肥。育苗田追施一般一次或不施;良种繁育和大田一般追施2次或3次,尤其要重视开花结果期追肥。8.3摘蕾、去杂去劣:摘蕾是黄芪大田生产一个重要的栽培技术,摘蕾可防止地上部分徒长,节约营养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可随田间长势随时进行;在6月份黄芪现蕾初期将花蕾摘除。去杂去劣是良种繁育田在定植后1-2年的生育期间,通过茎、叶、花区别去除杂株,以保证种子纯度。通过植株长势观察去除弱病株,以确保种子质量。9病虫害的防治9.1虫害:危害黄芪的虫害主要有豆蚜、小地老虎、沟金针虫、蛴螬、豆荚螟、豆芫菁等9.1.1豆蚜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花及豆荚的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嫩荚变黄,严重时影响生长,造成减产。防治方法:可喷洒20%氰戊菊酯2000-3000倍液或亩施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15g。9.1.2小地老虎为害症状:初孵幼虫取食寄主幼苗的嫩叶和生长点,1-2龄幼虫取食呈小孔或缺刻,有的咬穿心叶形成小排孔,3龄以后多在表土层取食茎基部,可咬断嫩茎,或在较粗茎基部咬成残缺,为害严重时大量幼苗茎部被咬断或茎基残缺,以至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防治小地老虎,应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防治措施。根本的方法是改善农田管理条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小地老虎的过渡寄主,同时还能直接消灭初孵幼虫。利用地老虎趋性对成虫诱杀也有一定效果,可利用黑光灯、糖、醋、酒诱蛾液。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制成5%毒土或颗粒剂,顺垄底撒施在苗根附近,形成2寸宽药带,每亩撒毒土20kg。9.1.3沟金针虫为害症状:金针虫喜钻入幼苗的茎基地下部分,为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受害之苗很少主根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防治方法:改善农田管理制度,精耕细作,除草灭虫。另外可用豆饼、花生饼或芝麻饼作饵料,先将其粉碎成米粒大小,用锅炒香后添加适量水分,待充分吸水后,按50:1的比例拌入50%的辛硫磷,制成毒饵,于傍晚在害虫活动区诱杀。9.1.4蛴螬为害症状:蛴螬在地下直接咬断黄芪幼苗根部,地上部分叶片枯萎,最后致使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蛴螬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法,用各种防治手段,把药剂防治与农业防治以及其它防治方法协调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防治。①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②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成虫产卵量。③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1kg拌毒土撒入田间,翻入土中。9.1.5豆荚螟为害症状:幼虫为害叶片、花及荚果,常卷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②在黄芪地块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用40%氰戊菊酯6000倍液或12.5%溴氰菊酯30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9.1.6豆芫菁为害症状:成虫群聚,大量取食黄芪叶片及花瓣,影响结实,尤喜食嫩叶,仅留叶脉。防治方法:冬季深翻农田,消灭越冬幼虫。因有群集为害习性,可于清晨网捕,另可用20%灭多威乳油或10%可湿性粉剂兑水50-60kg喷雾防治,虫口密度高的地块隔7天防一次,连防2-3次。9.2病害9.2.1黄芪根腐病9.2.1.1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顶端萎蔫,生长点受损至使整株萎蔫,最后枯黄死亡,受害部位表皮纵向裂口,呈铁锈色,主根部分腐烂,潮湿时茎基部产生粉色状物。9.2.1.2病源:主要为镰刀菌Fusariumsp.9.2.1.3发病规律:土壤、土杂肥、病残体是黄芪根腐病的主要传播途径。9.2.1.4防治方法:认真选地,加强田间管理,轮作倒茬,深翻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建立无病流种地。定植前用辛硫磷50%EC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25%WP800倍液浸苗并可用口恶霉灵(绿亨一号)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灌根。9.2.2黄芪白粉病9.2.2.1症状:受害叶片和荚果表面有白色粉状斑,造成早期落叶或整株枯萎。9.2.2.2防治方法: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病初期喷0.2-0.4度波美石硫合剂,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9.2.3黄芪霜霉病9.2.3.1症状:初期受害叶片失绿退色,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荚果染病,荚内种子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荚外症状不明显。9.2.3.2防治方法:可用克露600倍液分别于5、6、7月下旬各喷一次,或5月下旬用50%硫悬浮剂150倍液喷雾,6月下旬克露600倍液喷雾,7月下旬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连续三次,防效显著。10采收与加工10.1采收先用镰刀割去地上茎蔓,然后用铁钗顺畦深挖60cm左右,将黄芪挖出,注意勿挖破黄芪。10.1.1商品芪采挖:采挖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土壤冻结前全部挖完。方法是人工采挖,先将地上部分枯萎茎蔓割除,然后从地边开挖深沟,开始采挖,尽量保全根,严防伤皮断根。10.1.2籽芪芪根采挖:第三年采籽后的黄芪,其芪根四分之一变褐色空洞状,老根中心多成枯朽状,商品性较差,如为了增加采籽量,可适当延长采籽期限,但五年后芪根将逐渐变朽,病虫害加剧,产籽量减少,故采籽应在第三、第四年进行。10.2加工黄芪采收后要先去净泥土,趁鲜将芦头切除,再切掉侧根,然后分级,并剔除破损、虫害、腐烂变质的部分。挑选分级的黄芪在太阳下晒到含水7成时搓
本文标题: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