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集合论第二课关系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第二课关系的概念、性质与运算2.1二元关系2.2关系的性质2.3关系的运算2.4关系的闭包引言•在现实生活中,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现实世界中的二元关系1,同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同学关系、同桌关系……2,两个不同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和选修课程的关系……•现实世界中的多元关系学生、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的描述•形式化描述数学、精确无二义、难理解•非形式化描述自然语言、不精确、易理解2.1二元关系•定义2.1(二元关系)设A和B是任意两个集合,将AB的子集R称为从A到B的二元关系。A=B时,称R为A上的二元关系。若a,bR,则称a与b有关系R,记为aRb。若a,bR,则称a与b没有关系RR=:空关系R=AB:全关系注:由于RABR(AB)(AB),从A到B的关系必然是AB上的关系,本节将主要研究同一集合上的关系,而不同集合间的关系只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由定义2.1,得出:•1)二元关系是集合(一种特殊的集合);•2)二元关系的元素是有序对(或序偶、有序2元组)。2.1二元关系•例:设A={1,2,3,4,5},A上共有多少个二元关系?•AA的子集都是A上的二元关系,反过来,A上的任意二元关系都是AA的子集,因此A上的二元关系的集合正是AA的幂集,即P(AA)。•西安交通大学1998考研•解:•因为A上的二元关系R是AA的子集,|AA|=25,|P(AA)|=225•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的个数是225。2.1二元关系•定义2.2(定义域,值域)设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A的一个子集{a|存在b,使得a,bR}称为R的定义域,记为DomR。B的一个子集{b|存在a,使得a,bR}称为R的值域,记为RanR。A称为R的前域,B称为R的陪域,显然DomRA,RanRB。{|(),}ababR{|(),}baabR•例1整除关系设A={2,3,4},B={3,4,5,6,7},定义从A到B的二元关系R:a,bRa整除b。R={2,4,2,6,3,3,3,6,4,4}DomR={2,3,4},RanR={3,4,6}.•例2A={1,2,3,4}上的小于关系R:a,bRab.•R={1,2,1,3),1,4),2,3),2,4),3,4)}•练习:•A={1,2,3,4}上的小于等于关系:R’={1,1,2,2,3,3,4,4,1,2,1,3,1,4,2,3,2,4,3,4}•A={1,2,3,4}上的不等关系:R”={1,2,1,3,1,4,2,3,2,4,3,4,2,1,3,1,4,1,3,2,4,2,4,3}2.1二元关系•定义2.3(n元关系)设A1,……,An是n个任意集合,定义A1×……×An的子集R为A1,……,An(之间)的n元关系。当A1=……=An时,R称为A上的n元关系。2.2关系的性质•例2.1:整数集上的关系–此关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若a,b之间有关系,当b,c之间也有同样关系时,这一关系就会传递到a,c之间,因此将这种特点称为传递性。•例2.2:浙科院14级学生集合上的“入学分数”关系R–任取浙科院14级学生x,y和z,若x,y∈R(即x入学分数低于y的),y,z∈R,必定可以推出x,z∈R,因此R具有传递性。•定义2.4称二元关系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对任意a,b,c,若aRb且bRc,则aRc。–定义的核心是一个推论命题:“若aRb且bRc,则aRc”,其中“aRb且bRc”是前提,aRc”是结论。“若…则…”表示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关系。这类命题的准确涵义是什么?–请判断以下推论命题是不是真的。•i:若32,则3+12+1•ii:若雪是白的,则太阳从东方升起•iii:若水被加热到100℃,则其会沸腾(标准大气压)–命题iii为真是毫无异议的。下面就从它入手对推论命题进行分析。•若水被加热到100℃,则其会沸腾–因果推论: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在形式上(只考虑前提和结论的真假而非内容)有明显特点:•水被加热到100℃时(前提真),必然会沸腾(结论真),推论为真。•水没被加热到100℃时(前提假),并不妨害“若水被加热到100℃,则其会沸腾”的正确性,因此推论也为真。•概括为性质P:或者前提为假,或者前提为真且结论为真•这是一个可以形式地检验的性质:任给一“若A则B”推论,先检查A的真假,为假时,已经符合P,为真时,再检查B的真假,若也为真,则符合P,否则不符合。–形式推论:符合性质P的推论。非形式推论:前提真,并且结论假因果推论必为形式推论,非形式推论必非因果推论–数学中使用的“推论”,都是形式推论,而未必是因果推论•只要前提为真,从形式推论得出的结果一定为真,如从雪是白的推出太阳东升,结果没有错。至于这样的推论是否有意义,要靠人来把握。•没有人会从假命题出发进行任何严肃的推论,因此“若32,则3+12+1”这样的形式推论是无害的。•设A={1,2,3},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判断如下R是否具有传递性:–R={1,3,3,2,1,2}–R={1,2,2,3}–R={1,2}–R=•设A是你家的男孩集合,R是A上的兄弟关系,判断如下情形时R是否具有传递性:–你家共有三个男孩:你哥、你、你弟–你家共有两个男孩:你哥、你–你家只有一个男孩:你•以下关系是否传递?父子关系、朋友关系、整数不等关系。•例4:判断A={1,2,3,4}上的以下关系是否传递。R1={1,2,2,3,1,3}是传递的;R2={1,2,1,3}是传递的;R3={1,2}是传递的;R4={1,2,2,3}不是传递的;如果在A上的二元关系R中,存在aRb且bRc,但a,cR,则R不是传递的;否则R是传递的。A上的二元关系R,或者是传递的,或者不是传递的(非传递)。以正难则反思想理解关系传递性•通过命题的双否表述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例如:“你是大学生”,其双否表述为“你并非不是大学生”。•传递性的正面定义是:任取a,b,cA,如果aRb且bRc,必有aRc,则称R是传递的。请以双否方式表述同样含义•首先,该命题的相反表述:存在a,b,cA,aRb且bRc,但并非aRc。对这种取反的方式,举例:任取大学生x,如果x学计算机专业,则x需要学离散反义:存在大学生x,x学计算机专业,但x不必学离散•然后前面加一个并非或不,反义的反义便回到原义。例:不存在大学生x,x学计算机但不学离散传递性双否表述:不存在a,b,cA,aRb且bRc,但并非aRc也就是不存在a,b,cA,aRb,bRc,且并非aRc以此来分析例4:R2={1,2,1,3}传递吗?R3={1,2}呢R4={1,2,2,3}呢•例5.下面的二元关系哪个是传递的?()•A)父子关系•B)朋友关系•C)集合的包含关系•D)实数的不等关系•/*重庆大学1998年考研试题*/2.2关系的性质•定义2.4(关系的其它性质)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1)如果任取aA,有aRa,则称R是自反的。(2)如果任取aA,有a,aR,则称R是反自反的。注意反自反不是非自反,请根据(1)给出非自反的定义。存在aA,并非aRa。(3)任取a,bA,如果aRb必有bRa,则称R是对称的。(4)任取a,bA,如果aRb且bRa,必有a=b,则称R是反对称的。注意反对称不是非对称。非对称的涵义是:存在a,bA,aRb,且并非bRa。•例6:自反与反自反•自反:小于等于关系•反自反:小于关系•设A={1,2,3,4}上的关系R={1,1,1,2},则R既不是自反,也不是反自反的;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例7:对称与反对称•对称:自然数集N上的不等关系•反对称:自然数集N上的小于关系•A={1,2,3,4}上的关系R={2,1,1,2,1,3},则R既不是对称,也不是反对称;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既不是对称,也不是反对称以正难则反思想理解关系反对称•根据命题的逆否表述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例:若你学计算机专业,则你必学离散。逆否表述是:若你不学离散,则你一定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表述:任取a,bA,如果aRb且bRa,必有a=b,则称R是反对称的。–逆否表述:如果ab,则aRb和bRa不同时成立–逆否表述一:如果ab且aRb,必有b,aR。–逆否表述二:如果ab且bRa,必有a,bR。•逆否等价性:若命题A成立,则命题B成立等价于:若命题B不成立,则命题A不成立。用反证法很容易证这种等价性。左推出:假设若命题B不成立,但命题A成立,导出矛盾。右推出:…•应用逆否定义判断关系的反对称性–前述例7:–自然数集N上的关系,是反对称的–用正面定义:是反对称的当且仅当任取a,bN,若ab且ba,必有a=b。由于不可能有ab且ba的情况,似乎难以根据正面定义来判断。怎么办?–正难则反!逆否定义:是反对称的当且仅当任取a,bN,若ab,必有ab或ba。由此就可以很明确地得出结论:是反对称的!•例8集合A的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具有哪些基本性质?•自反,反对称,传递2.2关系的性质•定义2.5.1(关系矩阵)设A和B是两个有限集A={a1,……,am},B={b1,……,bn},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称mn阶矩阵MR=(mij)为R的关系矩阵,其中若ai,bjR,mij=1若ai,bjR,mij=0•例9整除关系的关系矩阵•A={2,3,4},B={3,4,5,6,7}010101001001000RM2.2关系的性质•定义2.5.2(关系图)设A={a1,……,an},R是A上的二元关系。A中每个元素ai用一个点表示,称该点为顶点ai。如果aiRaj,则从顶点ai到顶点aj存在一条有向弧。如果aiRai,则从顶点ai到顶点ai存在一条封闭有向弧(有向环)。以这种方式来表示R关系的图形,称为R的关系图。2.3关系的运算•定义2.6(关系的运算)设R1和R2是从A到B的两个二元关系,则R1R2、R1R2、R1-R2、Ř1也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其含义是:任取aA,bB,a(R1R2)baR1b或aR2b;a(R1R2)baR1b且aR2b;a(R1-R2)baR1b且(a,b)R2;aŘ1b(a,b)(AB)-R1。2.3关系的运算——逆运算•定义2.7(逆关系)设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则从B到A的二元关系R-1定义为R-1={b,a|a,bR},称R-1为R的逆关系。•练习:•写出R={1,2,3,4,1,3}的逆关系2.3关系的运算•定理2.1(1)(R-1)-1=R;(2)(R1R2)-1=R1-1R2-1;(3)(R1R2)-1=R1-1R2-1;(4)(A°B)-1=B-1°A-1;(5)-1=;(6)(Ř)-1=;(7)(R1-R2)-1=R1-1-R2-1;(8)若R1R2,则R1-1R2-1。1()R证明方法1.证明两个关系相等,因为关系是集合,可采用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基本法或公式法)证明关系相等。例如用基本法:任取a,bAa,b左式a,b右式;则左式右式;a,b右式a,b左式;则右式左式;则左式=右式。2.证明关系满足某一性质根据该性质的定义进行求证。例如,要证明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就是证明对于任意的aA,a,aR。证明两个关系相等•(3)基本法证明:•a,b(R1R2)-1b,a(R1R2)b,aR1且b,aR2
本文标题:集合论第二课关系的概念性质与运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7314 .html